2025-10-13 14:50
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議: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在四中全會召開前, 美中關係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暴起暴落,9月中旬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通話,雙方就TikTok交易達成協議,被視為美中合作一大進展;之後還傳出中國計畫對美投資1兆美元以換取華府放寬中資企業在美經商限制。此外,川普將在十月底南韓APEC峰會期間與習近平會面,並安排明年春天訪中;甚至傳出為求川習會成局,美方將以犧牲台灣利益為代價。美中關係似乎往和緩的方向發展,甚至讓不少人批評川普對中國做太多妥協。不料,中國商務部9日宣布更嚴格管制稀土與相關技術輸出的新政策,有如挨一記悶棍的川普火冒三丈,隔天立即宣稱布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徵收100%關稅做為報復。美中經貿戰再度升溫,美股也立即大跌。
2025-10-09 21:00
總統賴清德將於明(10/10)雙十國慶大會發表就職第二年的國慶演說,以「前進的力量、六大關鍵力」為核心元素,描繪台灣歷史從威權走向自由的「豐沛民主力」、在國際諸多挑戰下仍成功突圍的「創新經濟力」、經濟果實全民共享的「均衡照顧力」,以及結合國際友盟立足世界的「外交夥伴力」、加強自我防衛能力的「國防堅韌力」、無私大愛的「公民良善力」,完整勾勒當代台灣最在地的故事。
2025-09-02 18:48
全國工業總會今(9/2)日發表2025年工總白皮書,理事長潘俊榮說明,盱衡當前時勢,建議政府可從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協助業者因應新局下進出口的挑戰、務實解決全面缺工問題及檢討能源政策,並穩定工業電價等當務之急施政,振興經濟,發展民生。
2025-09-02 11:52
全國工業總會今(9/2)日發布「2025年工總白皮書」,由理事長潘俊榮率重要幹部針對七大面向進行說明。潘俊榮致詞時說,產業界支持危老都更加速,能達到「兩年完成立案、五年完成改建」,並引述官方數據,全台約1000萬人住在老屋裡,若不加速處理,若再遇大地震,後果將不堪設想,呼籲政府推動危老都更須加大獎勵,且要設有期限,否則過去20年進度緩慢,無法解決問題,也難真正帶動經濟。
2025-08-06 20:45
美國將於8月7日起依據7月31日所公布之行政命令,開始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新稅率,台灣輸美商品將先適用20%的「暫時性稅率」。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今(8/6)日表示,因台美尚未完成協議,美方先對我國公布20%的「暫時性稅率」,我方談判團隊持續與美方磋商,爭取更合理的對等關稅稅率,因此8月7日並不是台美關稅談判的截止日,除對等關稅外,我方也與美方一併討論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相關議題,爭取232條款關稅優惠待遇。為因應8月7日起將適用之20%「暫時性稅率」,在特別預算通過前,各部會將先以「移緩濟急」方式,給予受衝擊產業必要支持。
2025-05-28 17:09
日本40年超長期公債5月28日拍賣時需求不佳,原本會被日本機構投資人秒殺的「超安全資產」,現在卻也面臨與美債一樣的需求下降問題。兩國的原因不盡相同,但都有同一個因素:川普發動關稅戰造成的不確定性,讓投資人寧願觀望,不急著入場。
2025-05-26 15:32
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戰核心,是中國內需不足,單方倚重製造與出口拉動經濟,使得中國貨傾銷全世界的狀況。美國川普政府一再表示中國發展內需可望是與美國希望經貿平衡的共贏點。但彭博新聞報導,中國正在研擬的新10年與5年計畫仍一面倒著重發展製造業,沒有在理美國人。
2025-05-20 10:31
總統賴清德上任一週年,今(5/20)天在總統府發表執政週年談話,宣布政府將成立推升台灣經濟發展動能的基金。他說,對外要放眼全球,投資國際市場,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台,充分運用台灣產業的優勢,由政府主導,協同民間企業的力量,布局全球,連結AI時代的主要目標市場。
2025-05-07 10:38
極具聲望與影響力的國際媒體《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五月份第一期周刊的封面故事取名「台灣試煉」(The Taiwan Test),副標題「比你想像的還接近」(It’s closer than you think)。再度讓台海問題受到國際關注討論。有人批評《經濟學人》又在恐嚇台灣,財金名嘴謝金河說《經濟學人》「販賣台灣危機成癮」;也有人說,過去《經濟學人》的封面故事常常預測失靈,因此,不用擔心!台海不會有事。到底《經濟學人》這個封面故事值不值得重視?
2025-04-14 18:12
經濟部國營司今(14)日表示,經濟部過去每年平均投入重大公共建設經費約2,000億元,若再加計國營事業運維階段採購,去年投入經費占GDP的1%以上,經過盤點,今年將擴大至2,500億元,以落實賴總統「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加強美國、產品行銷全世界」的四大目標。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