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10:21
疾管署今(13)日表示,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連續五週呈現上升趨勢。上週新冠肺炎門急診就診人次達9,978人次,較前一週的6,012人次增加66%,但仍遠低於去年同期。疾管署最新預估,新冠疫情高峰可能落在6月。
2025-05-06 15:26
疾管署今(6)日表示,隨著時序進入夏季,國內腸病毒疫情呈現緩升趨勢,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3,762人次,較前一週增加7.8%,目前仍處低點。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亦檢出其他型別腸病毒。
2025-04-29 21:19
香港衛生署週二(4/29)發布,正調查一宗感染A型鏈球菌(港稱「甲類鏈球菌」),併發壞死性筋膜炎、敗血性休克個案,當事男子最後截肢保命。該男本月稍早接受3次針灸,衛生署查出中醫針灸處環境樣本含俗稱「食人菌」A型鏈球菌,他從第一次針灸到截肢剛好1週。
2025-04-24 21:04
台南市一名13歲國中生今年2月間在家中猝逝,母親悲痛萬分,且在社群平台發文控訴「疑似遭受霸凌,甚至被人強迫餵毒咖啡包」。事件引發軒然大波,也掀起輿論討論。今天(4/24)法醫解剖報告也出爐,死者毛髮、血液、尿液檢驗均無毒品反應,至於死因則是病毒感染導致心肌炎及心臟衰竭死亡。另外,檢方指出本案是否涉及不法情事,相關單位也持續調查中。
2025-04-18 14:17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引發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政府自107年起推動國中女生公費接種HPV疫苗,並將於今年擴大至國中男生。然而,社會上仍存在對疫苗的誤解與迷思,國健署特別澄清常見疑慮,並破解三大迷思:即使無性行為仍有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風險;疫苗雖能預防70%以上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但子宮頸抹片檢查仍不可少;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疫苗)並不會影響生育能力。
2025-04-18 12:35
新冠病毒持續變異,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遞減,民眾不可掉以輕心,國外數據更顯示65歲以上長者染疫後的死亡風險是年輕人的97倍。疾管署提醒,距離第一劑JN.1疫苗接種滿6個月者,應儘速接種第二劑,以提升對新變異株的保護力。統計至6月底前,全台預估有近80萬人符合第二劑接種資格。
2025-04-12 07:00
隨著氣溫變化大、季節交替頻繁,孩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也隨之來臨。許多家長發現孩子出現咳嗽、流鼻水等常見感冒症狀。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接受《太報》專訪時提醒,若孩子感冒至第三天症狀未見改善且持續惡化,家長應提高警覺,並注意是否有接觸過患有流感、肺炎黴漿菌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疾病的人,這些接觸史可能是辨識病情的重要線索。
2025-04-10 10:36
11歲許小弟連日高燒不退、咳嗽不止,送醫後竟確診罹患「黴漿菌肺炎」,但使用抗生素治療,仍持續高燒不退,甚至併發肋膜積水,情況一度嚴重。所幸經黴漿菌抗生素調整後病況趨穩,順利康復出院。醫師提醒,後疫情時代黴漿菌感染明顯增加,家長須提高警覺。
2025-04-08 14:51
疾病管制署今(8)日宣布,從今日起開始接種新冠JN.1疫苗第二劑。根據最新數據,國內新冠急診就診人次上週為1714人次,較前一週下降了13%,目前處於低點。儘管如此,疾管署仍提醒,國內新冠併發症及死亡個案中,超過96%的患者未接種JN.1疫苗,且以65歲以上長者為主。
2025-04-02 15:14
疾病管制署今(2)日公布國內今年新增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1歲多男童, 3月上旬出現發燒及呼吸道症狀,2天後開始有抽搐及意識不清等症狀至急診就醫診斷為急性腦炎,收住兒科加護病房治療,後續因腦炎病況快速變化,於發病第6天不幸死亡;經檢驗審查確定為今年首例克沙奇病毒B5感染併發重症。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