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09:18
隨著全球進入地震活躍期,住宅安全風險再度浮現。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指出,台灣位於歐亞板塊交界處,大地震發生機率高,而北市屋齡30年以上老屋占比超過7成,全台老舊建築更已過半,一旦強震來襲,恐釀嚴重災情,然而,現行建築耐震標準不僅落後日本,柔性抗震工法導入速度也過於緩慢,政府應加速老屋更新與耐震補強,並提升新建物標準,才能降低災害風險。
2025-09-03 13:21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9/3)日提出建言,產業界最關切的三大課題,包括對等關稅、能源與永續及勞動力。首先,政府積極爭取關稅豁免、凍漲電價、延後開徵碳費,並擴大中小企業與海外信用保證資源,協助傳產轉型升級與高科技國際布局;其次,能源面應務實檢討政策,科學化評估核電重啟與綠電加速,確保電力穩定與價格合理;最後,勞動力議題,期盼政府審慎調整最低工資、開放新來源國並允許服務業引進移工,解決基層缺工困境。
2025-09-02 18:48
全國工業總會今(9/2)日發表2025年工總白皮書,理事長潘俊榮說明,盱衡當前時勢,建議政府可從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協助業者因應新局下進出口的挑戰、務實解決全面缺工問題及檢討能源政策,並穩定工業電價等當務之急施政,振興經濟,發展民生。
2025-08-30 08:30
據南韓媒體近日報導,南韓前總統尹錫悅任內大力推動核電出口,更拿下5300億元台幣的大訂單,將在捷克興建2座核電廠,但卻傳出尹錫悅政府為確保該訂單,在今年1月,由韓國水力核電公司(KHNP)與美國企業「西屋電氣」,簽訂一份合約,條款曝光後,遭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批評,根本是「終身奴隸契約」,為了短期的核電出口政績,出賣國家及核電主權。
2025-08-30 07:50
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透露,「回娘家」後,除了能源,重中之中的基礎建設更有「治水」;以及落實「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方案」,政府會永遠與中小微企業、傳統產業站在一起。
2025-08-29 17:01
核三延役公投8/23投票結果未過,今年7月投票前夕,台中市一名許姓女子在社群平台發文「核廢料恐置在公投票前三的縣市」,遭台中市警方認定是謠言,將她依《社維法》函請台中地方法院台中簡易庭裁處。法官近日作出裁定,認為許女的發文屬言論自由範疇,並未影響社會安寧,且無散佈謠言可言,裁定不罰。
2025-08-26 14:21
核三延役公投已落幕,核電持續受到討論,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林秉宥提出將核廢料暫放金門,引發熱議。對此,國民黨金門立委陳玉珍今 (8/26)表示,不會接受核廢料放在金門本島,但可以評估考量沒有居民的二膽島。
2025-08-26 10:05
由於電力需求大增,美國核反應爐設計公司泰拉能源(TerraPower)25日與猶他州能源開發處、土地開發公司簽署協議,將探索合適的核反應爐和能源儲存工廠位置,預計今年年底前針對選址提出建議。
2025-08-25 15:35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今(25)日表示,台電已在針對三座核電廠進行「初步盤點」,藉以釐清三座核電廠是否具備依據《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子法進入重啟相關安全檢查程序的條件。曾文生說,暫無法評估「初步盤點」所需時間,但會「儘快完成」;至於重啟相關審查費時約1年半至2年完成。
2025-08-25 07:47
核三重啟公投上週末結束,雖然未達25%通過門檻,但彭博社週日(8/24)引述專家分析指出,公投結果仍反映出民眾對能源韌性和維持穩定供應能力的擔憂,並凸顯民進黨政府的政策路線與民意之間的差距。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