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7 14:15
中央政府今年預算遭大幅凍結,在野黨呼籲各部會盡快提案解凍預算,文化部則開第一槍。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5/7)上午審議文化部預算解凍案,中午時共49案、34億元全數解凍完成,讓文化部成為首個預算成功解凍的部會。
2025-04-25 13:32
立法院大幅刪凍總預算,文化部最近外流的內部信件提到,要同仁確認解凍報告不會被解讀成「早早就寫好」,引發不小風波,發出信件的文化部員工也慘遭肉搜;文化部長李遠對此發出一封給同仁的公開信表示,他會一肩承擔所有責任,希望部內員工的士氣不因此受挫。
2025-04-13 07:40
《紐約時報》近期刊登前台灣文化部長龍應台的投書,其中龍應台引用Dcard平台的研究,指出台灣民眾在面臨中國侵略時傾向於投降。事實上,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吳文欽近期公佈研究新成果,台灣民眾保衛國家的意願維持在6成至7成,且軍事訓練有助提升自我防衛意志,但所得分配不均讓人失去國家光榮感,不願為國上戰場。
2025-04-09 14:38
前文化部長龍應台1日投書《紐約時報》,提到面對中國進攻,台灣年輕人多數選擇投降。對此,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員吳文欽與東吳大學副教授潘欣欣今(4/9)投書外媒《外交家》指出,龍應台引用的是Dcard網路民調,實際民調顯示,若中國攻打台灣,我國53%的18-30歲年輕人願不計一切代價抵抗。
2025-04-04 10:04
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台投書《紐約時報》以「台灣時日無多」為題,指出「台灣維持和平與自由的唯一途徑是與中國和解」。駐德代表謝志偉今(4/4)在臉書發文批,確定她的重點不是在「期待台灣與中國和解」,而是在「把台海的緊張關係栽贓給賴總統」。
2025-04-02 10:18
台灣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台,周二(4/2)在《紐約時報》投書「台灣時間所剩不多」,強調川普拋棄民主價值和美國盟友,台灣全國必須立即展開嚴肅對話,討論如何在可接受的條件下與中國實現和平,而非任由大國決定台灣的命運。她指稱台灣和平地維護自由的唯一方法,是以某種方式與中國和解,而若以馬英九執政時期看來,兩岸和解似乎是有可能的。
2025-04-02 08:37
台灣前文化部長、知名作家龍應台,週二 (4/1) 在《紐約時報》評論版投書,直指台灣不能再依賴美國的支持。在川普拋棄民主價值和美國盟友的情況下,台灣必須討論以何種方式與中國和解,以維護民主自由。
2025-03-25 16:22
台南國家美術館(南國美)籌備處今(3/25)日揭牌,第二座國家級美術館終於成立,並將聚焦於1895-1960從日治到戰後藝術家作品,包含陳澄波、郭柏川、郭雪湖等前輩藝術家家屬出席典禮,並簽署捐贈作品意向書,其中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便一口氣捐出高達2000幅陳澄波作品。
2025-03-24 09:16
有國美二館之稱的「臺南國家美術館」,文化部日前宣布,將於明日(3/25)美術節掛牌成立籌備處。對此,前台中市長、外交部長林佳龍昨日表示,雖很欣慰台灣終於擁有一座近現代美術館,他卻也感嘆「這座國家級的美術館,原本應該原屬於台中,而且坐落在台中州廳的」。
2025-03-23 20:56
民進黨「人民是頭家」政策宣講會今(3/23)來到台南,行政院長卓榮泰宣講,提到最近有一些人利用台灣言論自由傷害台灣民主,造成國安及統戰威脅,政府用「三個一定」處理,主張暴力的一定請他離開;對國家不忠,一定依法嚴格處理;現役軍人觸犯軍事犯罪,一定軍法審判。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