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12:36
首波「大罷免」投票將於7/26登場,國民黨立委羅廷瑋今(18日)指控在其選區發現有房東向外縣市房客提供「返鄉投票交通補助」500元,恐已違反選罷法「行求或期約賄選罪」,已彙整相關事證向警方報案。對此,罷免羅廷瑋罷團「敲羅行動」發6點聲明嚴正否認,痛批羅廷瑋指控內容未經查證、缺乏完整事實依據,卻大動作炒作,顯然有意在選情膠著的關鍵時刻轉移焦點,混淆視聽。
2025-07-01 07:46
全球首富馬斯克再度和美國總統川普撕破臉。馬斯克週一(6/30)批評川普政府的「大而美」預算法案,稱若該預算通過,代表美國已變成「豬小弟政黨」獨大。馬斯克同時警告,該法案通過的隔天,他就會成立新政黨挑戰共和黨。
2025-06-30 16:44
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今(6/30)率領大法官被提名人拜訪民眾黨團,黨團總召黃國昌提及,民眾黨在大法官審查上看的是專業、道德勇氣,有沒有具備大法官作為憲法守護者向當權者勇敢說不的勇氣,去年民眾黨八票一致投給一位曾經長年批判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的劉靜怡教授,後來法學界戲稱,上次大法官審查建立「劉靜怡基準」,他也呼籲被提名人別小鼻子小眼睛,在審查會前一天才交,否則將影響黨團投票意向。
2025-06-21 10:58
英國國會議員20日以些微差距通過法案,將允許對末期病患實施協助死亡。在此之前,英國社會對此議題進行橫跨政治、宗教與法律的激烈辯論,國會的表決結果為相關討論劃下句點。
2025-06-04 15:37
據南韓媒體今天(6/4)報導,李在明成為南韓新總統,得票率大幅領先其他候選人,主要原因包括:在人口眾多的首都圈表現優異、保守派票倉出現變化、中壯年選民壓倒性支持、老年人投票意向改變等。值得注意的是,從出口民調可看見南韓社會的分裂,在20多歲男性選民當中(本處統計包括投票年齡門檻18歲至29歲範圍),最受歡迎的是40歲的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其次為國民力量黨的金文洙,李在明竟然墊底。
2025-06-02 08:30
南韓將於3日舉行總統大選,在這個國家憲政史上可說是最混亂的時期中,選出新的國家領導人。英國廣播公司(BBC)和日經亞洲整理南韓總統大選的5大重點:
2025-03-18 15:12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秦慧珠,在2022年登記參選前夕,與松山區新聚里長郭秀鳳共同辦理「泰慧珠議員與郭秀鳳里長聯合致贈快篩試劑活動」,2人因而遭人檢舉涉犯《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投票交付賄賂罪,但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2人罪嫌不足,處分不起訴。
2025-03-17 14:01
為滿足上市櫃公司瞭解外資股東投票意向的需求,集保結算所繼2021年提供Glass Lewis投票建議報告後,今年3月再與ISS合作,擴大納入ISS投票建議報告,估計超過1,300家上市櫃公司,可以透過集保ESG IR平台免費下載自身公司的「ISS投票建議報告」(ISS Proxy Research Reports)。
2025-03-07 18:48
南韓總統尹錫悅去年12月3日上演戒嚴事件後,南韓政局陷入動盪。與尹錫悅同屬執政黨「國民力量」的前黨魁韓東勳,上月出版回憶錄,以第一手視角記述戒嚴至彈劾的關鍵2週。韓東勳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韓語版專訪,道出這段期間的心境。
2025-01-03 11:37
為讓國人瞭解中共炒作爭議訊息手法與態樣,國家安全局今(1/3)發布「2024年中共爭訊傳散態樣分析」指出,近年中共持續運用複合手法、多元管道,對我國散播爭議訊息、引導輿論,尤其推廣宣傳「疑美」、「疑軍」、「疑賴」論,藉此削弱國人對政府信心、升高社會對立氛圍,因此,國家安全局曝光中共操作爭議訊息6大手法,期藉此提高國人警覺意識。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