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07 21:35
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三位研究量子力學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ing effect)的加州大學學者共同獲得。穿隧效應是量子力學百年多前開始建立時諸多反直覺的神祕現象之一,也曾一度是進入奈米製程時,晶片製造工程師必須克服的頭痛問題。如今,新的晶片製造技術不但反過來利用了穿隧效應,這個現象更是成為當今開發量子電腦的基石。
2025-10-07 18:33
2025年諾貝爾獎的物理學獎項頒發給三位美國加州大學學者,表彰他們對於量子力學的研究。雖然得獎者出身自英美法三國,美國這個科學研究大國還是再度「全包」獲獎學者的關鍵研究,他們的關鍵貢獻也為今日最先進晶片的進展鋪路。
2025-10-07 15:42
疾管署今(7)日表示,上週國內新增57例流感重症及16例死亡病例,其中包括一名南部5歲女童,未接種流感疫苗。女童發病後10天因流感重症併發腦炎,不幸過世。
2025-10-07 15:01
疾管署今(7)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時因呼吸急促、活動力差而收治小兒加護病房,出生第4天後開始發燒,後續出現肌抽躍、嘔吐及食慾不佳情形,檢查疑似有腦炎,於治療後症狀改善,住院一個月,目前已出院返家。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10-07 08:51
美國學者布朗柯獲諾貝爾醫學獎殊榮,她原先把諾貝爾委員會的來電當作騷擾電話,直到美聯社攝影記者出現在她西雅圖的家門口。布朗柯過去在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分子生物學系主任蓋維斯回憶,她勇於挑戰冷門項目,包括曾被科學家視為「垃圾」的H19基因。
2025-10-07 00:01
張信哲日前在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Madison Square Garden)舉辦「未來式Our Story」世界巡迴演唱會,唱進全球指標場館,元氣滿滿的他開口笑喊:「紐約你們好嗎?你們真的離我很近,慢慢說,我真的聽得很清楚。」更幽默分享:「今天從酒店走到場館來,因為外面有大遊行,這是我第1次『走路上班』,真的很特別。」
2025-10-06 20:31
很多東西不能放進微波爐加熱,千萬記得「蛋黃酥」也是其中一樣。演員何如芸昨天(10/5)在臉書分享了一場中秋實驗,她說她很少使用微波爐,最近收到一台新微波爐,一時興起拿來試著加熱冷凍蛋黃酥,才一轉身馬上砰砰「爆炸」,傻眼清理了半小時,貼文一出也引發不少網友回應,「我也爆過」!
2025-10-06 19:29
2025年諾貝爾獎第一個公布的獎項生醫獎揭曉,由美國與日本三名學者共同獲得,表彰他們在免疫系統如何自我管控調節的研究貢獻。
2025-10-05 13:22
中國抗戰電影「731」熱播之際,中國一玩具廠商「積智星」在電商平台推出一款「731毒氣實驗室拼裝積木」。然而這款玩具遭到解放軍旗下媒體發文批評冒犯民族情感,玩具在3日下午從電商平台上下架。
2025-10-04 08:10
10月初的南台灣,驕陽依然高掛天上,一行人探訪位在高雄興達港附近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海風迎面撲來,儘管空氣中仍漫布著海水鹹味,但有了「專區」加持,也給傳統漁村注入「科技創新」活力。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