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山友嘉明湖撤退,1人高山症發作身亡!專家揭1招處理高山症:降低高度

2021-10-12 11:04 / 作者 吳亭頤

3名山友在嘉明湖國家步道,本欲前往南二段爬山,因天候不佳決定撤退,然而其中一名山友卻因高山症發作失去生命跡象,另2人也受了傷。



山友高山症發作身亡



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表示,這支3人登山隊10月9日由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取道嘉明湖國家步道,預計爬南二段。10月11日受圓規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決定返回嘉明湖山屋,然而其中一名年約50歲的山友因高山症發作,請求嘉明湖山屋管理員支援。



台東林管處說接到通報後,於11日中午12時20分前往救援,13時48分左右接觸患者,不過者已無生命徵象(OHCA),實行CPR及測量生命徵象,仍無法恢復心跳。



此外,同行的2位山友一男一女皆有骨折及輕微擦傷,山屋管理員協助處理傷勢後,返回嘉明湖山屋。




圖片
3名山友在嘉明湖國家步道因天候不佳決定撤退,其中一名山友因高山症發作失去生命跡象。(圖片來源/台東林管處)




發生高海拔疾病該怎麼辦?



據衛福部網站所述,高山症泛指人體處在高海拔地區時,因高海拔特殊環境所導致的健康風險,正確的名稱為「高海拔疾病(High altitude illness)」



降低高度是治療高海拔疾病最有效的方式,千萬不要帶著高海拔疾病到更高、更不利救援的地方。



雖然透過使用藥物、加壓袋、穩定供應氧氣等方式,能夠緩解甚至治癒高海拔疾病的症狀,但一般旅客並沒有專業高山醫療背景,不見得能準確判斷病況的嚴重程度,建議遵循以下處理方式:



1. 急性高山病(AMS):無論症狀多輕微,都不應到海拔更高處、更不易下撤或救援的地方過夜,如果在同樣高度處休息或用藥治療後症狀沒有改善,就應降低高度,因夜晚氣壓較白天低,患者的症狀在白天可能會暫時性減緩,但並不表示身體已經適應了此高度,研判時應特別留意;若旅客只在此高度短暫停留就下山,不會停留過夜,可使用止痛藥、氧氣瓶暫時緩解不適症狀。



2. 高海拔腦水腫(HACE)、高海拔肺水腫(HAPE):應立刻降低高度。藥物、供應氧氣等可以當作替患者爭取救援時間的方法,但一定要立刻下降至少海拔500至1000公尺。

 




吳亭頤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