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 年,在印尼摩羅泰島(Morotai)的熱帶雨林當中,由印尼政府組織搜索團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搜查行動。突然,他們在遠方的林間看見了正在劈柴,全身幾乎赤裸的野人。
當搜索團開始唱著日本國歌《君之代》時,那位因察覺周遭躁動而隨即保持警戒的野人,雖然立刻擺出驚訝的表情。
然而當他發現到唱歌的人並不是日本人時,便憤怒地罵了聲「馬鹿野郎」,並拿起步槍殺了過來,但即時被人所阻攔。
在恢復平靜後,野人隨即被搜索團帶回基地治療,並以極為清晰的日語回答日本駐印尼武官的問題。 他的出現,頓時成了台日兩國間的媒體焦點。
同時,也勾起了過去二戰「高砂義勇隊」及台灣兵歷史的全面重視, 這位男子的名字是史尼育唔(Attun Palalin,漢名:李光輝),是 1919 年出生自台灣臺東廳,擁有阿美族血統的原住民。
直到至今,他還是歷史中最晚被發現的殘留日本兵之一。
當初,太平洋戰爭爆發,由於日軍看中台灣原住民熟知叢林氣候,能在山間地形任意移動的驚人體力。若是能徵召作為戰鬥的輔助部隊,勢必能為帝國帶來貢獻, 因此組織能在戰爭前線作戰的「高砂義勇隊」,開始以志願或強迫徵召來自部落的青年入伍。
當時的史尼育唔,是以日文名「中村輝夫」的身份,入選了「高砂特別志願兵」的一列,在和懷有身孕的妻子「中村正子」(漢名:李蘭英)吿別後,則接受了特種作戰訓練,並與其他的士兵們來到南洋參戰。
不過在 1944 年,由於摩羅泰島戰役的爆發,在游擊戰的混亂中此時擔任偵查兵的史尼育唔因此而迷失於叢林,與所屬的「輝第 2 遊撃隊」部隊失去了聯絡。
當時身上只有攜帶步槍、頭盔、刀、炊具和鏡子的他,為了等待援軍的到來,只能在叢林中潛伏行動。
然而隨著日子的過去,史尼育唔不僅等不到日軍的援助, 就連日方這邊卻將他的失蹤視為「光榮戰死」消極處理,並將此噩耗告知給其台灣的家屬。最終,史尼育唔在島上的山峻嶺處安頓下來,並建造一棟簡陋的竹房以供居住。
平時,他除了靠著野外求生的技能獵捕野生動物之外,有時也會偷取農夫敷種植的農物野果充飢,為了避免暴露行蹤被「敵人」發現,後來他也開始自行耕種。
因此最終在與外界完全斷絕聯繫,連日本戰敗的消息都全然不知的情況下, 他就這樣獨自頑抗陣地,在荒野叢林度過了 31 年之久的時間。
在這段期間,他偶爾會和名叫「多也 - 泰斗(ドヤダイド)」的島民接觸,儘管該島民告訴他過戰爭已結束的消息, 但史尼育唔還是不願相信,並要求他不要跟其他居民告知自己仍活著的事實。
關於史尼育唔還存活的消息,是在多也泰斗死前和兒子託付此事後,兒子向空軍部門匯報而廣為流傳,這也導致後來日本駐雅加達大使館得知消息後,則要求空軍派出搜索團的原因。
而後來史尼育唔被發現後,當武官向他解釋這 30 年國際形勢的變化,及台灣早已不再被日本統治的時候,史尼育唔則是冷靜地回答:「日本沒有輸,我要回日本!」
最終在經由中日兩國政府的調解,和本人渴望返回故鄉的意願之下。1975 年 1 月,史尼育唔獲得了「李光輝」的新身份搭乘專機,回到了睽違的故鄉 —— 台灣。
然而,此時在台灣早已事過境遷,物事人非。不僅家鄉的景色不再是過往的樣貌,就連妻子李蘭英也已改嫁給其他部落的族人,連最初腹內的長子都已長大成人。
最初,史尼育唔對於蘭英改嫁的事情相當暴氣,但在蘭英的新丈夫「黃金木」為了能成全他們團圓,在經過家族居中協調後,最後不惜做下與蘭英離婚,離開部落的決定。
然而,由於無法適應社會環境的巨變,加上面臨身份認同及語言隔閡的問題, 使得史尼育唔終生鬱鬱寡歡,和部落人士的關係日漸疏遠,每天靠煙癮跟抑鬱度日。最終他在歸台短短 4 年內,即 1979 年 6 月時因肺癌逝世,享年 59 歲。
隨著史尼育唔的遭遇逐漸從人們記憶裡消退,不再受到關注, 這場時代浪潮下的悲劇也歲月中遭到埋沒,遺忘的下場。
但至今在遙遠的印尼,由於日本兵曾在獨立戰爭進行協助的緣故,使得在摩羅泰島的二戰博物園區,還特地建造了史尼育唔的紀念銅像還將其譽為:「一個對抗殖民者奮戰不懈的戰士」。
也許有朝一日,關於史尼育唔和「高砂義勇隊」等其他時代下犧牲者的故事。還能夠揭開更多事蹟,重新再被世人挖掘的價值也說不定吧。
目前史尼育唔的兒子「李弘」依然健在,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在 2020 年的新聞報導中,當年滯留摩羅泰島時的物品全數都由其李弘和其他親屬保管,仍在台東東河的老家保存。
此外,根據關於「李光輝」漢名的由來,是國民政府來台後,制定《修正台灣省人民回復原有姓名辦法》,強迫原住民將名字改為漢姓名。因此使史尼育唔的日本名「中村輝夫」被改為「李光輝」,妻子「中村正子」則被改為「李蘭英」。
因此史尼育唔當初在歸台時,根本不知道自己名字叫李光輝的事情,超慘。
此外在過去登刊的書籍中,描述史尼育唔為了逃離日本軍而反抗日本人,所以才躲到叢林是完全錯誤,且毫無根據的說法。
另外在二戰補償金的部分,日本政府曾經以喪失日本國民身分為前提只願意發給史尼育唔待遇相差甚遠的慰問金,此舉引起民間有志人士與國會議員的不滿,並展開了支援行動,最終在 1987 年,日本政府則規定臺籍前日本兵遺族及當事人若提出申請並獲認可,每人將獲得 200 萬日圓的特定弔慰金。
文章出處:Facebook(本文獲作者授權刊登,本文不代表本站立場,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