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旗津纜車喊30年...市府挨批只會想像 陳其邁揭技術難題

    2025-11-24 16:42 / 作者 施書瑜
    高市議員李喬如總質詢批評,高雄纜車從評估、設計到BOT案始終紙上談兵,要求市府明訂時程。截自高市議會官網
    高市議員李喬如今(11/24)在總質詢批評,高雄纜車從評估、設計到BOT案始終紙上談兵,只會想像,又缺乏專責與跨局處整合,讓旗津最具潛力的海岸視覺走廊多年難以啟動,呼籲市府拿出決心、明訂時程,市長陳其邁表示,將就跨港108公尺限高等技術問題向港務公司洽詢,並進行整體規劃評估。

    高雄討論空中纜車超過30年,從1985年以來都曾提出規劃、評估甚至BOT方案,卻始終無法真正推動。市議員李喬如今在高雄市議會市政總質詢中痛批,高雄的纜車建設多年來只會想像、沒有行動,關鍵就在於權責不清、缺乏跨局處整合平台,也沒有完整財務模型,使得每次討論都以「紙上計畫」收場。

    李喬如指出,纜車並非奢華的觀光設施,而是兼具交通分流、觀光升級與城市品牌形塑的關鍵建設。她強調,旗津長年交通受限、假日壅塞嚴重,加上海岸線筆直開闊,景觀條件得天獨厚,是全市最適合發展空中纜車的地區。議會日前赴新加坡、日本橫濱考察時,更看到當地纜車成功創造旅遊及周邊商業效益,高雄卻讓30年的城市想像原地踏步,實在可惜。

    她呼籲市府應從「想像」走向「決心」,儘速為旗津纜車訂定可行性研究時程,並設立跨局處專責團隊,同步整合第二過港隧道與旗津觀光動線,打造新的港區—旗津城市觀光廊帶,讓從高空看高雄成為真正可落實的城市亮點。

    陳其邁則表示,旗津觀光目前已有燈塔改造及斥資 4.78 億元的「灣區大港.旗津領航」工程動工,而纜車早期構想是從85大樓跨港至旗津中島,再沿著海岸線延伸,形成連結市區與旗津的觀光路線。

    陳其邁說明,他將責成秘書長召集觀光局、交通局、工務局與高雄港務公司,全盤評估路線、財務模式、限高 108 公尺等技術限制,同時了解是否有民間廠商願意投資,會以跨局處方式重新審視纜車興建可能性,待具體評估結果出爐後向議會報告。
    施書瑜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