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餘應經過蒸煮才能餵豬。資料照。翻攝自環保署官網
針對台中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中央應變中心今(11/3)日公布疫調結果,推測病毒來自於「未蒸煮廚餘」,農業部長陳駿季直言,該案場的蒸煮設備早壞掉,「根本是裝好看的」。疫調人員並發現,飼主坦言無法同時一邊蒸煮一邊傳資料,因此多次是事後才補傳「舊的照片」。
國內目前未禁止廚餘餵豬,為了防疫,早規定廚餘必須高溫蒸煮,溫度應達90度以上,且持續攪拌1小時以上才能餵豬,尤其非洲豬瘟病毒存活期長,更需要達到一定溫度才能殺死。
這次疫調過程中,梧棲清潔隊的廚餘提供給案場及另一家養豬場,風險相同,結果另一家養豬場落實蒸煮流程,多次採檢都沒驗出病毒,是否落實廚餘蒸煮成了一項重點。
農業部長陳駿季指出,非洲豬瘟案例的蒸煮設備故障多時。翻攝農業部臉書
陳駿季今在記者會上直言,國軍到場確認案場蒸煮設備時,花了很長時間修理仍無法運作,顯見「設備根本裝好看的」。
參與疫調的台大獸醫學院兼任教授蔡向榮也指出,追查案場叫瓦斯紀錄,去年叫了3次,今年只叫1次,4月買的兩桶瓦斯到國軍赴現場清消時都還沒用完,飼主雖稱用裝潢剩餘木村當燃料,但溫度及時間可能無法達到要求。
蔡向榮還說,飼主坦言因年紀大,無法一邊蒸煮一邊上傳蒸煮資料,常常都是回家後才上傳舊的照片,種種跡象讓疫調小組對該案場是否落實廚餘蒸煮,打上大問號。
而且,飼主在疫調時對細節交代不清,懷疑可能有所隱瞞,連豬隻進出、投藥及發病情形的管理紀錄,因9月間管理本損毀,竟無後續紀錄可查。最後,疫調小組在排除人、車、外來豬源等傳染源引入,推論病毒來自「沒有落實蒸煮的廚餘」。
為了解全國廚餘蒸煮設備情況,陳駿季表示,接下來將由農業部、地方政府與環境部組成聯合稽查小組,全面清查全國廚餘養豬場的蒸煮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