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員白喬茵今(4/2)質詢表示,高雄最大漁電共生案場,2023年已與台電併網,預計每年供電8750度,但現場光電立柱密集,未見養殖設施。高市議員白喬茵提供
高雄市議員白喬茵今(4/2)質詢表示,高雄最大漁電共生案場,2024年已與台電併網,預計每年供電8750度,但現場光電立柱密集,未見養殖設施,水位僅及腳踝,質疑「難道養彈塗魚?」,高市府海洋局長黃登福說明,該案場仍在試運轉階段,未正式發電,將進行養殖事實查核。
市議員白喬茵今詢時,揭露高雄市最大的漁電共生案場大創綠能彌陀一期,水面被密集光電立柱覆蓋,當下以為要蓋捷運還是什麼大工程,此外,案場水位極淺僅及腳踝,難道是要養彈塗魚嗎?」。
白喬茵進一步指出,案場水面也出現乾涸情形,完全沒有魚隻或養殖設施,質疑該並不具備正常養殖條件,嚴重偏離「漁電共生」的核心精神;她強調,漁電共生政策的本質是確保在發展綠能的同時,不犧牲漁業生產,並實現雙重效益。
白喬茵提到,該案場早在2024年4月就已與台電完成併網,但主管機關海洋局並未啟動專案小組進行查核,竟然僅依賴書面資料,缺乏實地查驗,這樣的監督措施顯然不夠,質疑市府失職,並建議引入產銷履歷與第三方驗證制度,利用科技工具,如安裝24小時監控設備,與政府系統連線,實現即時遠程查核,提升監督效能。
對此,高雄市海洋局長黃登福表示,大創綠能彌陀一期目前仍處於試運轉階段,尚未正式開始發電。業者已被要求調整光電板的布局,並承諾在正式發電後,海洋局將組成專案小組,對案場的養殖事實進行查核,若未達農業部的規定,將要求限期改善,若仍未改善,將撤銷營業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