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合法17日正式在連鎖超商通路上架,台北市衛生局當日派員稽查。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國內合法「加熱菸」剛開賣卻旋即下架!原因是業者被查出包裝未依規定標示尼古丁含量,引發外界質疑上市前,究竟有無包裝審查機制?國健署昨(20)目前針對各式菸品,法規並未訂定「包裝事前審查」程序,但強調產品上市前已提醒業者加熱菸須遵行菸品法規。至於是否修法補漏洞,國健署截稿前尚未回應。
今年7月,國健署陸續核准美國與日本兩家加熱菸業者,共14個品項及4款組合元件得以合法上市。不過,美商的8項產品在開賣首日即因標示不符規定,被衛福部勒令全面下架。根據《菸害防制法》規定,菸品包裝上須完整標示警示圖文、禁止誤導性標語、尼古丁含量等;如未依規定標示,製造或輸入業者最高處500萬元罰鍰。
國健署昨晚間說明,指定菸品是依據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要求業者檢附排放物、成癮性物質等資料數據,據以審查。衛福部於今年7月底作成2家業者14品項申請案有條件通過之行政處分,亦進一步請業者遵行菸害防制相關法規。
今年9月產品上市前,國健署亦提醒業者加熱菸同菸品管制規定須遵行法規,並明確說明尼古丁標示須「菸品尼古丁焦油含量檢測及容器標示辦法」相關規定辦理。
至於外界關注,菸品上市前申請流程中,有無包含針對「包裝」進行審查?國健署回應,目前針對各式菸品,法規並未訂定「包裝事前審查」程序,但健康風險評估均有要求加熱菸業者提供尼古丁含量等數據,並告知業者上市標示須符合標示尼古丁含量等菸害防制法規定,主管機關則於上市後依法進行查核,確保產品符合相關規定。
至於是否將啟動修法以補足審查流程,國健署截至今(21)日早截稿前,尚未回應。不過,根據《中央社》報導,衛福部長石崇良18日曾表示,菸品在提送上市前審查申請時都會提交樣本,「樣本上有標示尼古丁含量」。然而,國健署20日卻回應指出,目前針對各式菸品,法規並未訂定「包裝事前審查」程序。
《太報》關心您
吸菸有害健康且害人又害己,為防止菸害、維護國民健康目的,請洽戒菸診所或撥打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