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船重量多達1228公噸的美國進口「春麥」檢出赭麴毒素A超標。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今(14)日公布最新一波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其中一批重達 1,228公噸 的美國進口「春麥」被檢出赭麴毒素A超標,波及國內10家進口業者。食藥署強調,不合格產品將全數依規定退運或銷毀,並針對相關業者提高未來抽驗比例。
食藥署今上午公布有13項的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包括有越南的鮮榴槤、印度的葫蘆巴葉、中國的砂仁、菲律賓的冷凍石斑魚片等,分別被檢出有農藥、重金屬等不合格。
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主任劉芳銘說明,該批美國「春麥」為散裝船運,一艘船共有四個船艙,其中一艙檢出赭麴毒素A達 7μg/kg,已超過「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針對麥類原料所規定的 5μg/kg限值。
赭麴毒素A是一種由麴黴菌及青黴菌產生的真菌毒素,常見於穀物與咖啡豆中。根據食藥署資料,該毒素可能損害腎臟功能,可能引發急性腎衰竭以及腎小管壞死等病變。
劉芳銘指出,該船艙的貨物由十家國內業者共同向同一美國出口商購買,因而同船受影響,全數判定不合格。這是近半年來首見美國春麥違規案例。未來這十家業者的進口批次將由一般抽批改為加強抽批,抽驗比例為20%至50%。
據悉這十家業者包括宏興麵粉廠股份有限公司、新竹麵粉廠股份有限公司、泰和製粉廠股份有限公司、洽發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國成麵粉股份有限公司、聯華製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東陽穀物股份有限公司、新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僑泰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外製造廠則為CHS INC.。
此外,食藥署也查獲一批由「金德莊股份有限公司」自中國輸入的德國品牌Othello砧板三入組,以4%醋酸在60℃、30分鐘溶出試驗結果,其中3件蒸發殘渣值分別為46 ppm、52 ppm、51 ppm,依據「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聚丙烯為合成原料的塑膠類蒸發殘渣合格標準為30 ppm以下,這批產品共3萬7825.2公斤,在邊境必須退運或銷毀。
劉芳銘表示,食藥署針對「金德莊股份有限公司」在邊境由一般抽批查驗調整為加強抽批查驗,抽驗比例為20%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