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永續城市淪假象?藍揭63件非法傾倒 環保局罰12萬掩4954萬不法獲利

    2025-10-08 17:12 / 作者 施書瑜
    高市議員白喬茵質詢時揭露高雄3年有63件違法傾倒案,多數為屢犯。高市議員白喬茵提供
    高市議員白喬茵今(10/8)砲轟市府永續城市形象淪假象,批環保局對廢棄物污染執法消極、罰鍰過輕,雖掌握非法輸出卻未通報警方,疑有「內鬼」包庇,她揭業者不法獲利近5千萬仍持續傾倒,嗆市長陳其邁「嚴查嚴辦」是空話,陳強調依法處理,白則不滿回應,離席抗議。

    高雄市議員白喬茵今質詢時,不滿市長陳其邁以「永續幸福城市」自詡,實際卻隱藏嚴重環境污染與廢棄物問題,讓高雄的綠色轉型淪為表象工程。她指出,高雄雖連三年獲《天下雜誌》評比為環境面向六都第一,但市府卻在今年6月以廣告宣傳該轉型成果,遭部分市民質疑「實際成效不如包裝」。

    白喬茵當場出示「高雄日常」的多起污染實例,包括小港鋰電池廠與興達電廠爆炸、愛河上游建商偷排廢水、馬頭山非法廢棄物堆置等,質疑空污、水污、土壤污染才是真實寫照,「高雄什麼時候變成廢棄物天堂」?

    白喬茵指出,自2021年至2024年,高雄市已有多達63件任意傾倒事業廢棄物的司法判決,平均每月一件以上,多數為大量傾倒且多為累犯,批評環保局罰鍰偏低、稽查鬆散,導致業者無所畏懼,持續牟取暴利,形同放任不法,她怒批「環保局、公權力形同虛設」。

    她以大寮地區為例指出,去年3月便有民眾多次檢舉某廢棄物業者,涉嫌非法收受事業廢棄物、於場內破碎處理並非法堆置,現場臭氣沖天、碎片四散,環保局卻屢以「限期改善」或最低額度開罰結案,疑有包庇縱放業者之嫌。

    更嚴重的是,環保局早在去年12月即掌握該業者涉嫌非法將廢棄物輸出,但遲未通報警方,最終竟由新北地檢署南下查辦。白喬茵直言,市府無作為導致檢方跨縣市聯合偵查時未被召集協助,不僅使高雄淪為「廢清物中繼站」,環保局內部可能存在「內鬼」,故意壓案、阻撓查辦。

    白喬茵更揭露,該業者不法獲利高達4954萬元,卻僅遭環保局裁罰12萬元,且直至今天上午仍持續違法傾倒,她進一步點名陳其邁答詢該案應開罰多少,陳未正面回應,僅表示「視個案情節依法處最重罰」,強調環保局皆依法稽查、開罰,此舉引發白喬茵不滿當場怒批「嚴查嚴辦成口號」並離席抗議。
    施書瑜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