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重災區佛祖街區域,救難人員9月25日穿越惡水沙地進行搜尋。廖瑞祥攝
「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不到一週就將突破5億元,創下基金會募款史上最快紀錄。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強調,善款將專款專用、公開透明,全力支援災區及災民進行救災,款項秉持「用處依原則,去處可查核」方式運用,專注於如何協助災民回復正常生活。
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於9月25日啟動「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不到一週,統計至29日,已募得款項近5億元,總筆數超過20.9萬筆,提早達到基金會原先設定的「一個月內募款5億元」目標,創下基金會募款史上最快紀錄。
賑災基金會指出,募款初始目標設為金額上限10億元,或時間上限至10月24日,無論金額或時間,都會嚴格遵守。關於何時關閉捐款帳戶,行政院仍在盤點災區需求,目前已有草案,預計本週將會有結論。
樺加沙風災襲台,賑災基金會指出,23日發文地方政府「樺加沙颱風賑助事項」作為第一時間的災害應變處置。後續因應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對花蓮縣光復鄉一帶造成重大災害,於24日受行政院指示緊急開立募款專案,目前同步進行「募款」、「賑災」工作。現在受災最嚴重的花蓮縣光復鄉尚在進行救援、安置等應變工作,熱心志工也相當踴躍,顯示國人充沛溫暖的愛心。
有關各界矚目的善款運用方式,賑災基金會說明,將分為「法定賑助」、「災民生活支持」、「專案賑助」三個類別。其中法定賑助方案,適用樺加沙風災及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災害,配合行政院「從優」、「從速」原則辦理。災民生活支持,包括但不限於安遷、租屋、淹水救助含土石流、醫療補貼、生活安頓、失依賑助等項目,以及專案賑助部分。
賑災基金會強調,「專款專用」,善款專用於0923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之救助;「公開透明」,定期公布收支明細,接受社會監督;「不重複給付」,以災民需求為核心,排除公務預算應支付項目;「效率公平」,依據需求層級與弱勢優先,兼顧即時性與公平性。
賑災基金會再次重申,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為衛福部轄下公設財團法人,歷年董事長皆由行政院派任政務委員兼任,董事會成員涵蓋政府相關單位之外,亦包括民間各大組織團體及社會公正人士,二十餘年來長期以賑濟災民為主要業務,以超然立場作為公私部門的救災協力夥伴。本次奉行政院指示啟動重災捐款,全力支援災區及災民進行救災,款項秉持「用處依原則,去處可查核」方式運用,專注於如何協助災民回復正常生活。
賑災基金會也說明,募款自9月25日早上9點啟動迄今,每日仍不斷湧入愛心,目前以一般民眾自主捐款為主,迄今已將近21萬筆捐款,募得近5億。即使已接近原核定專案募款預定目標5億,「但是我們知道,每多匯聚一份關懷,就能給災民多一分協助與支持。因此賑災基金會將持續募款,同島一心,一起陪伴災民」。
賑災基金會表示,台灣位處在太平洋地震帶與颱風帶上,多災也使我們培養出強健韌性,然而復原重建是一條漫長的路,基金會在長年的賑助經驗下,始終忠實扮演救災援手及可靠夥伴的角色,現在仍在災害甫發生的應變期間,務必要盤點資源、整合需求,在確認方案後戮力執行。
賑災基金會說,在災後復原這條路上,政府相關單位、慈善組織及名為「鏟子超人」的熱心民眾,各司其職,攜手同行。這次捐款的踴躍已經超越0403花蓮地震募款,「我們深知每一筆捐贈都是愛,每一塊錢都是支持,賑災基金會作為公私協力的災害救助專責單位,將善盡職責,陪同災民在重建之路上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