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示警生氣會影響心血管。取自劉博仁臉書
老人家常說:「氣壞身體沒人替」,勸戒人不要常常生氣,沒想到這不只是順口溜,而是有實證研究支持的健康警訊。有醫師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分析指出,短短8分鐘的憤怒,就可能對心血管造成急性傷害,甚至讓免疫力下降、腸胃功能紊亂,因此對別人生氣通常只是害到自己。
劉博仁醫師日前發文表示,2024年5月,《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發表了一篇研究指出:短短8分鐘的憤怒,就可能對心血管造成急性傷害。
生氣確實會讓危害身體健康。取自pixabay
劉博仁指出,這項由哥倫比亞大學 Daichi Shimbo 博士領導的研究,邀請280位健康成人參與,將他們分成四組,分別回憶自己曾經「最生氣」「最焦慮」「最悲傷」的經歷,或進行中的數字計數任務。研究團隊在情緒誘發前後,測量參與者的血管擴張能力(內皮功能)與修復能力。
劉博仁表示,結果發現:「生氣組」在情緒激發後的前40分鐘,血管功能顯著下降,呈現短期硬化的現象,而這樣的變化在悲傷與焦慮組中不明顯。這意味著憤怒對血管內皮的傷害是特別強烈的。
另外,從生理學角度來看,憤怒會刺激交感神經過度活化,導致血壓上升、心跳加快、肌肉緊繃,甚至讓免疫力下降、腸胃功能紊亂。長期累積下來,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出現頭痛、失眠、心悸、慢性疲勞等問題。
劉博仁分享,曾有一位患者,是個中年主管,常為工作細節與同事爭執,認為這是對工作的負責。但半年內他的血壓節節上升、胃食道逆流復發,還經常心悸與難以入睡。劉博仁對患者說:「你不是病了,是氣出病來的。」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是拿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
劉博仁提醒,老子說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塞其兌,閉其門」,即控制自己的言語與情緒,不任由情緒宣洩。面對外界的變動與刺激,他們「挫其銳,解其紛」,不與人爭強鬥狠,而是柔和地回應,讓自己處於內心的平和之中,與天地自然合一。這正是一種高境界的自我安頓。當事情不如預期,先深呼吸,讓自己安定下來;當別人冒犯你,不妨換個角度看待:這是他們的情緒,不是你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