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鏟子超人」湧入光復!石明謹列8建議:別讓熱心成為負擔

    2025-09-27 10:33 / 作者 陳怡穎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光復鄉災情慘重,許多志工前往當地協助復原。翻攝台鐵臉書
    颱風「樺加沙」帶來的豪雨引發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席捲光復鄉,造成慘重災情。災後大批熱心民眾湧入當地協助,甚至有「鏟子超人」自發進場清淤,台鐵區間車一度擠滿志工。知名球評石明謹連日關注災區情況,並在社群平台整理出幾大要點,希望外界在熱心行動之餘,能將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石明謹在臉書發文指出,目前食物、衣物、衛生用品等物資已十分齊全,若繼續湧入反而造成浪費與管理困難。他呼籲各界暫停捐物資,避免增加現場工作人員負擔。

    其二,接下來的三天,會需要清理街道跟住家,政府的大型機具可以清除道路的大面積淤泥,也可以迅速清通道路,但受災住戶室內的淤泥,必須依靠大量人力,因此從外地來的志工朋友,在這兩三天,應將重心放在協助居民清理家園,幫助災民早日恢復生活。

    他也提醒到現場幫忙的志工們,請切記盡量攜帶飲水、食物與簡單器材等自己需要的補給品,「不是他人小氣不願提供或是存量不足,而是會造成資源管理上的困擾,徒增人力耗費,如果有人在現場捐贈不妨自行取用,否則都是自己準備為佳」。

    再來,光復鄉道路狹窄,車輛過多恐影響救災進度,他呼籲若手上沒有攜帶機具、設備的志工盡量不要開車,而是搭火車前往;如要住宿也請回到北部的花蓮市區一帶,現在鳳林鎮上可以住的地方已經很少,每天要從193線前往光復的車輛也很多,請將這些住宿跟交通資源,優先保留給需要車輛進出的單位。

    除了人力清理外,石明謹特別點出,災區急需水電工協助。他透露,他的朋友已經在北部號召10多名水電師傅自北部趕赴花蓮,協助住戶修復檢查、維修受損管線,避免因泡水線路釀成二次災害,須請住戶多加注意安全。

    石明謹說,許多受災戶家具家電全毀,甚至有店家所有生財工具被沖走。除了政府應及時提供貸款與補助,他也呼籲國內相關產業伸出援手,協助災民重建生活與生計。

    重建不僅是住家,還包括堤防修補、學校整建與公共設施恢復,以及房屋的結構安全檢查之外,他提醒,災後衛生消毒與疾病防治同樣關鍵,需有衛生單位接手系統性規劃。

    石明謹今(9/27)早也再度發文指出災害應變中心已在光復火車站設立志工指揮中心。志工抵達後應先登記,由現場人員分配工作與器材,避免在街上閒置,既沒效率又可能妨礙救災。

    他表示,光復鄉是孕育眾多田徑、棒球、足球選手的台灣運動員搖籃,「新的生活會有新的球場、會有新的球鞋,希望以後大家繼續支持這裡的運動發展。​而以上,都需要大家持續關心,發揮愛心,感謝。」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