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牙科就診示意照。取自Pexels
                            
                        
                    美國等多個國家今天在一場有關限制汞的國際會議上,呼籲2030年前全面禁用以汞為基礎的牙科填充物「汞齊」(又稱銀粉、汞合金)。
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表示:「在已有安全替代品存在的情況下,各國政府至今仍允許在醫療領域使用含汞化合物,這是無法原諒的。」
汞齊也就是銀粉早年被當作蛀牙的填充物。翻攝自StyleItaliano官網
小羅勃甘迺迪在日內瓦召開的「汞水俣公約」(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締約國會議透過影片發言,他質疑,汞用於電池、非處方藥品與化妝品被視為危險,但為何就能接受它用於牙科填充物?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汞列為「對公共衛生構成重大威脅的十大化學物質之一」,並稱其「對人體具有毒性」。
部分國家已禁止在牙科填充材料中使用汞齊。這種含汞合金被用於治療蛀牙已長達175年以上。
「汞水俣公約」是一項旨在保護人類健康與環境免受汞及其化合物危害的國際條約,2013年通過,2017年正式生效,全球超過150個國家為公約締約方。
公約規定,各締約國必須採取措施逐步淘汰含汞牙科填充物的使用。
然而,一些非洲國家希望更進一步,主張自2030年起,全面禁止這類填充物的生產、進口與出口,並已向本週召開的會議提交修約草案,要求審議。
布吉納法索代表在會議開幕時表示,許多貧困國家「缺乏足夠甚至完全沒有」處理汞廢棄物的基礎設施。
包括英國、伊朗與印度在內的少數國家對此非洲提案表示反對。
英國代表指出,2030年的期限「太早」,並強調,「儘管有強烈的環境理由減少全球對牙科汞齊的依賴,但替代材料的成本與耐用性都應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