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聖宇指出,熱帶性低氣壓TD-29有機會發展成颱風「鳳凰」。翻攝自天氣職人吳聖宇臉書
                            
                        
                    太平洋再現熱帶擾動!原位於關島以南海域的系統,今(11/4)日凌晨發展為熱帶性低氣壓「TD-29」。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分析,TD-29很可能進一步增強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若路徑持續北轉,不排除於下週(11/11至11/13)影響台灣。
氣象監測資料顯示,TD-29目前位於關島南方洋面,移動速度緩慢,環流結構逐漸增強。吳聖宇在臉書專頁「天氣職人-吳聖宇」指出,目前的預報資料大多預測TD-29將在接近呂宋島附近時,受到太平洋高壓西側導引而北轉,屆時有機會靠近台灣東南海域。
他表示,若北轉時間提早,台灣受到的影響將相對輕微;若轉向時間延後,系統將更靠近本島,可能帶來較明顯風雨。吳聖宇提醒,目前各模式間仍存在明顯差異,需再觀察1至2天才能更精確判斷。
吳聖宇形容TD-29是「不好預報、麻煩的系統」,他認為TD-29的後續走向受太平洋高壓與西風短波槽交互影響,本週四至週五(11/6至11/7),西風短波槽會自華南經過台灣以北,帶來北部與東部降雨,之後往日本東方外海移動。
他指出,當槽線靠近TD-29北方時,雖可能短暫削弱高壓結構,讓TD-29略為北偏,但高壓隨後將再度西伸並增強,使系統回歸原本路徑,往呂宋島東方至台灣東南方海面靠近。
若TD-29成功發展為颱風,將被命名為「鳳凰」。吳聖宇指出,這已是連續第二年11月有颱風可能影響台灣。去年11月是天兔(烏薩奇)颱風,今年則可能迎來「鳳凰」;而且這也是「鳳凰」第三次兩度發布颱風警報,每次都和台灣很有緣,前兩次是在2008年、2014年,2019年「鳳凰」也曾接近台灣東部海域但迅速減弱未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