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一家補習班,學生正在上課。路透社資料照
還沒上小學的幼童,正處於無憂無慮的童年階段,但南韓的幼童可沒有這種餘裕,統計數據顯示,南韓每兩名幼童,就有一名被送進補習班,為了進入知名的英語補習班,他們必須參加所謂的「4歲考試」、「7歲考試」,有幼童穿著尿布練習寫英文字母,宛如化身「醫科預備軍」,為10幾年後的醫學院入學考試做準備,更有資料顯示,南韓全國每年開立上萬顆治療過動症的藥物,給0至4歲的幼兒服用,疑似有家長為了讓小孩乖乖唸書,濫用這類藥物。
連假也不能鬆懈! 學齡前童「為進補習班而補習」據《朝鮮日報》報導,今年中秋連續假期的最後一天(10/9),上午9時50分左右,在首爾江南區大峙洞的街上,一名母親對著自己的孩子大喊:「跑快點!上課要遲到了!」該區是南韓著名的補習街,即便在連假期間,孩童仍像平日一樣,乖乖揹著沉重書包來上課。
走進教室的孩童,都還沒開始上小學,年紀僅5、6歲左右,他們聚集於此,是為了參加「等級測驗」,順利進入江南區的頂尖英語補習班,換句話說,他們正在「為了進入補習班,進行額外補習」。由於學童應試時年齡約7歲,又被稱為「7歲考試」。
補習班門口一名家長受訪表示:「別人家的小孩,從1月就開始準備了,我們家孩子從暑假才開始,就算遇到中秋連假,也不能讓他們玩耍,要加緊用功唸書,才能趕上別人。」
7歲前就得開始準備考試,未免太早了?許多南韓的家長不這麼認為,甚至有家長想讓小孩進入知名的「英語幼兒園」(以幼兒園為名義的英語補習班),從更早開始補習或家教,以參加所謂的「4歲考試」,有些未滿4歲的幼童,還沒學會怎麼上廁所,也不熟悉韓文詞彙,還穿著尿布的狀態下,吃力拿著筆練習寫下英文字母。
南韓一家英語補習班,老師正在台上認真教課。路透社資料照
幼童們不用嬉戲、不用休息,是否有學習意願也不重要,對許多家長們來說,首要任務就是學好英文。原因在於,要讓小孩在進入小學之前,將英文科目確實掌握,未來上小學後,才能將更多的時間,用來學習數學與自然等科目。一份調查顯示,將近9成的南韓家長,希望小孩未來選擇理科,其中近半希望小孩就讀的是醫學院,這些幼兒才剛來到這世上沒幾年,就已成為「醫學院預備軍」。
每2名幼兒「有1人在補習」 考題讓SKY頂大生傻眼據《韓國日報》報導,今年3月南韓教育部首度公布學童課外補習的調查報告,這份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幼兒參與補習的比例,高達47.6%,等於每兩位幼兒,就有1位補習,其中5歲幼兒有81.2%參加過補習課程。在英語幼兒園的部分,每月平均學費高達154萬5千韓元(約3萬3千元台幣),對一般家庭來說,是筆不小的開銷。
據《東亞日報》報導,雖然補習的幼兒們尚未進入小學,但「搶先學好英文」的目標可不是在開玩笑,首爾江南區一家知名英語補習班,為「7歲考試」設計的題目如下:「Make her painting look____(讓她的畫看起來____)」,在4個選項中,正確答案是「picturesque(生動的)」,一名有17年教學經驗的高中英文老師驚訝地說:「這是連高中生都會覺得困難的單字。」
這家英語補習班,要求幼童在45分鐘內,完成40道類似的選擇題,另一家江南區的英語補習班,則給出作文題目「如果能發明一種機器,你想發明什麼?」要求幼兒寫出多達兩頁A4紙的英文文章。
一名18歲的高中生參與作答後表示:「題目的詞彙難度相當高」,另一名就讀SKY大學(首爾、高麗與延世3間南韓頂尖大學)的22歲大學生則坦言:「有些題目連我都要想個5分鐘。」
圖為首爾高麗大學學生參加考試。學生示意圖。路透社資料照
據《韓國經濟》報導,南韓幼兒補習的怪象已經引發不少問題,隨著「7歲考試」與「4歲考試」導致過度競爭,許多幼童被開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藥物,南韓食品醫藥品安全處的資料顯示,2022至2024年間,全國每年平均開立1萬2千顆治療過動症的藥物,給0至4歲的幼兒服用,報導指出,部分家長將這當成「能讓小孩好好唸書」的藥,疑似存在濫用的情況。
孩童精神疾病數翻倍 專家:過早補習反害大腦據《京鄉新聞》報導,過大的考試壓力,已經造成幼兒的身心受創,南韓健康保險審查評價院的統計資料指出,去年1至11月間,因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就醫的18歲以下孩童,高達27萬625人,較2020年的13萬3235人,多出了1倍,其中補習熱潮最盛的首爾江南三區(江南、瑞草、松坡),兒童心理疾病案件數遠高於其他區域。
據韓媒《中央日報》報導,一名居住在首爾道峰區的39歲家長,受訪指出補習壓力造成小孩身體出狀況:「我家小孩本來很喜歡英文,去上了英語幼兒園後,反而開始對英文越來越抗拒,他上的那家補習班,一個班上有8位學生,其中3位出現抽動症狀,我小孩的抽動症狀也變得越來越嚴重。」抽動症(Tic)是指身體不由自主地抖動,醫學上認為,病患心理壓力越大,抽動症也會越明顯。
首爾大學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教授金鵬年(김붕년,音譯)警告:「4至7歲是前額葉特定部位與控制情緒的神經網絡形成時期,如果在這段期間,過度強迫孩童接受學習,會提升憂鬱與焦慮的傾向」、「家長太早讓孩子補習,大多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腦部發展的過程。」
南韓首爾街道的看板上,貼滿補習班的廣告。路透社資料照
金鵬年說明:「沒有必要給幼童上各種補習課程,過度的刺激會導致『多巴胺中毒』,頻繁的多巴胺刺激,讓孩子失去內在平靜與滿足感,最終失去自主學習的動機,反而對長期的學習不利」、「應該給他們放空的空間,這有助於培養孩童的創造力。」
家長遭評比「智商要有140?」 南韓擬修法禁亂象據《每日經濟》報導,幼兒補習的競爭壓力,不僅侷限於幼童的考試分數,甚至連家長之間也得「一較高下」,一名家長今年10月,動員全家的人,一起在線上登記英語幼兒園的名額,好不容易報名成功,在入學說明會當天,外籍講師在台上以英語說明教育方針,講完後說了一句:「現在的家長英文都不錯吧」,即結束會談,家長們形同進行一場「英文聽力測驗」。
更離譜的是在麻浦區的一間英語幼兒園,入學說明會當天,學校老師竟在台上詢問:「現場智商超過140的家長請舉手」,並表示要進行類似「等級測驗」的程序。不少家長受訪表示,熱門的英語幼兒園,接洽人員態度相當高傲,會記錄下家長的穿著與包包款式,以及家長的學歷與職業,作為孩子分班的參考依據。
圖為2024年11月14日,南韓首爾的一所學校,學生參加年度大學學術能力測驗。學生示意圖。美聯社資料照
據韓媒「News1」報導,對於幼兒補習的亂象,南韓政府已開始著手調查,並研議修法進行規範,今年9月4日,南韓教育部公布一項調查報告,指出全國728家英語幼兒園當中,有23家對幼童實施「等級測驗」,不過,這項調查與外界認知差距過大,不少國會議員批評:「怎麼可能只有23家」,南韓教育部長崔教振10月14日在國會上鞠躬道歉:「我後來才得知,這些機構會以其他形式進行評比,我們將盡力防止這些狀況出現。」
據《朝鮮日報》與《首爾經濟新聞》報導,祖國革新黨的國會議員姜景淑已於今年9月,提案修正《學院法》,該修正案除了禁止針對幼兒的入學等級測驗,也禁止以分班為目的進行測驗,事實上,該方向在全國各地方政府,已形成共識,今年10月份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共計17個一級行政區的教育廳,一致同意應禁止「4歲考試」與「7歲考試」,現在的問題似乎卡在家長團體,部分堅信升學主義的家長抗議,這項修法提案根本是侵害幼童的教育權與學習權。
南韓人信奉的補習神話,以及大學排名導向的競爭意識,從幼兒園階段就深植人心,沉重的補習費也重現階級複製、加劇貧富差距,這或許正是「地獄朝鮮」的根源──從幼年就被剝奪生活選擇的自由,出社會後在惡化的勞動環境中工作,中年又得承擔育兒或扶養壓力,進而導致少子化的惡性循環。如今隨著各種亂象出現,政府誓言加強管制,是否能改變學歷主義至上的觀念,讓補習神話瓦解,將成為南韓下一世代邁向幸福的關鍵之一。
南韓學生在咖啡館K書的示意照。路透社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