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地球持續發燒 聯合國氣象組織:二氧化碳濃度去年創史上新高

    2025-10-15 22:35 / 作者 莊蕙嘉
    2024年11月17日,印度邦德克漢德地區的農民收成後,進行傳統的火耕。美聯社
    聯合國氣象組織(WMO)15日在最新公報指出,二氧化碳濃度去年出現有紀錄以來最大年度增幅,且濃度亦攀升至人類文明史上從未見過的程度,顯示溫室氣體正「超級加速」地球的氣候變遷,導致更多極端天氣現象。

    美聯社報導,在聯合國年度氣候大會登場前夕,WMO在15日發布的最新《溫室氣體公報》中指出,年度研究顯示,自1960年代以來,全球二氧化碳濃度的成長速率已增加6倍,目前的濃度是至少80萬年來最高。

    報告指出,燃燒煤炭、石油與天然氣所產生的排放,加上野火頻繁發生,助長「惡性氣候循環」。人類與工業活動持續排放具熱效應的氣體,然而同時,海洋與森林吸收這些氣體的能力卻不斷減弱。

    WMO表示,2023年至2024年間全球平均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幅,是自1957年開始測量以來任何單一年度的最高紀錄。二氧化碳濃度的年增幅,已從2011至2020年間的年均百萬分之2.4(即2.4 ppm),加快至2023至2024年間的3.5 ppm。

    WMO副秘書長巴瑞特(Ko Barrett)在聲明中說:「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所滯留的熱量,正加速推動全球氣候變遷,並導致更多極端天氣事件。因此,減少排放不僅對氣候至關重要,也關乎經濟安全與社會福祉。」

    WMO表示,2024年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正使地球邁向長期溫度持續上升的軌道。報告並指出,另一類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甲烷與一氧化二氮,兩者濃度同樣創下歷史新高。

    非政府組織「氣候分析」(Climate Analytics)執行長海爾(Bill Hare)形容這項新數據「令人震驚且憂心」。

    他指出,即使去年化石燃料排放「相對持平」,報告仍顯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正加速上升,「這顯示全球氣溫創歷史新高,以及焚燒森林與海洋升溫,這些現象正在形成一種正回饋效應」。

    海爾警告:「毫無疑問,這是個明確的警訊。全球正朝向一個極端危險的狀態發展,而其背後的推力,正是化石燃料開發在全球的持續擴張。我開始覺得,我們正目睹一場緩慢展開的氣候災難。」

    WMO呼籲各國決策者採取更多行動,以減少排放。

    儘管一些政府仍在推動燃燒更多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等碳氫化合物,但一些企業與地方政府已積極投入對抗全球暖化的行列。

    海爾指出,「只有極少數國家」所提出的新氣候承諾,能夠接近解決當前氣候危機的嚴峻程度。

    這份報告勢必再度引發外界對全球能否達成2015年《巴黎協定》目標的質疑。該協定旨在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限制於工業化前水準的攝氏1.5度以內。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執行秘書斯帝爾(Simon Stiell)先前已警告,地球目前的升溫趨勢正朝向攝氏3度發展。

    不過,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公布的全球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的二氧化碳濃度仍以歷來最快速度之一上升中,但未達2023至2024年間的峰值。

    NOAA位於夏威夷的長期監測站數據亦顯示,截至今年8月,地球二氧化碳濃度仍在上升,但增速不如2023至2024年。
    莊蕙嘉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