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與南韓總統李在明會面。路透社
南韓雖與美國達成口頭貿易協議,但在轉為書面正式協議之際卡關。美國總統川普突然堅持,南韓必須「預先」(upfront)提供其承諾的數千億美元投資;但首爾方面主張,若在缺乏正式協議保障的情況下就滿足美方要求,恐使南韓陷入金融危機。
路透社26日報導,一名不具名南韓政府官員透露,川普的說法與韓方對美韓貿易協定的理解發生矛盾,並強調:「我們從未考慮過一次性支付投資。」
該名官員表示,南韓與日本的立場都是,只有在美國提出「資金需求」(capital call)後,才會提供計畫所需的資金,「我們從來沒有想過一次性投資」。
南韓今年7月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約10兆6745億元台幣),但對於美方要求掌控資金持保留態度。南韓官員表示,雙方在協議正式化的談判陷入僵局。
另一方面,美國和日本於本月達成正式協議,美方降低日本汽車等產品的進口關稅,換取日方承諾在美投資5500億美元(約16兆7746億元台幣)。美國官員正向南韓施壓,要求比照辦理。
川普25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對記者表示:「我們有日本的5500億美元,南韓的3500億美元,都是預先支付的。」他並吹噓自己的「對等關稅」政策為美國帶來大筆金錢。
川普發表這些言論之際,美國與南韓的貿易談判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政治疑慮,嚇到投資人。投資人憂心,首爾可能會得到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可能最終一無所獲。
日本與南韓都表示,投資將依照美國的計畫進行,而非一次性支付合計9000億美元。
美日本月簽署的5500億美元投資備忘錄,也未提及「預先支付」。文件規定,投資應「分階段」進行,直至2029年1月川普任期結束之時。根據協議,日方需在美方選定計畫後的45天內撥款。
日本官員對川普的「預先支付」說法並未置評。
南韓重申無力進行大額現金投資。南韓總統李在明上週告訴路透社,若沒有貨幣交換等保障,南韓經濟恐陷入危機。
另一名南韓政府官員拒絕評論川普談話,但重申與美國的協商原則是「必須符合國家利益,且具有商業可行性」。
分析人士認為貨幣交換的可能性不高,南韓談判代表正力推大部分資金以貸款形式,而非直接投資支付。他們也要求華府建立機制,確保美方提出的計畫具有商業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