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槍殺柯克兇嫌遭求處死刑 行兇後傳訊室友曝動機:受夠了仇恨

    2025-09-17 08:31 / 作者 李寧怡
    2025年9月16日,涉嫌槍殺柯克的兇嫌羅賓森以視訊首度出庭。美聯社
    涉嫌槍殺美國保守派政治行動家柯克的兇嫌羅賓森,週二(9/16)在猶他州以視訊方式首次出庭,。根據檢察官向法院呈交的文件,柯克行兇後曾向同居伴侶表示,他槍殺柯克的原因是「受夠了他的仇恨」。

    羅賓森(Tyler Robinson)被控於上週三在猶他谷大學(Utah Valley University)一處建築屋頂上,持步槍以一顆子彈命中柯克(Charlie Kirk)的頸部。當時柯克正在校園內的戶外場地與學生辯論。

    美聯社、路透社報導,猶他郡地方檢察官葛瑞( Jeffrey Gray)在記者會表示,他的辦公室已起訴羅賓森七項罪名,包括加重謀殺、因毀滅證據而妨礙司法、因教唆伴侶刪除簡訊而竄改證人證詞等。

    葛瑞表示,他已決定對羅賓森求處死刑。他強調這是「僅基於現有證據、犯罪情況與性質」而做出的獨立決定。在此之前,包括美國總統川普在內的部分政客已呼籲對殺害柯克的兇嫌判處死刑。

    2025年9月16日,涉嫌槍殺柯克的兇嫌羅賓森以視訊首度出庭。美聯社


    羅賓森週二在獄中視訊出庭,未刮鬍子並穿著看似防彈背心的衣物。羅賓森依然面無表情,但在法官朗讀他的起訴罪名,並告知他可能面臨死刑時,他看似專心聆聽。

    在出庭期間,羅賓森僅在被要求陳述姓名時開口發言一次。猶他州地方法院法官葛拉夫(Tony Graf)表示,在9月29日下次開庭前,將為他指派一名辯護律師。

    「是我做的,我很抱歉。」

    柯克上週三(9/10)遭槍擊的現場影片已在網路廣為流傳,保守派與自由派同聲譴責政治暴力,但也引發對特定意識形態的指責,且令人擔憂將激發更多暴力事件。

    羅賓森上週在逃亡30小時後自首落網。根據檢方在法庭上陳述的起訴內容,羅賓森在槍殺柯克後,曾發簡訊給室友,要對方找出他放在鍵盤下方的紙條。猶他州官員先前已透露,羅賓森的室友是由男變女的跨性別者,羅賓森已與對方相戀。

    根據檢方陳述,那張紙條上寫著:「我有了一個把柯克幹掉的機會,我會利用這個機會。」室友隨即回訊:「不是你做的吧????」羅賓森回答:「是我做的,我很抱歉。」

    在之後的訊息中,羅賓森表示他行兇後將步槍棄置於一處灌木叢中,如果能拿回來就好了,因為那把槍是祖父的,「我擔心,如果沒把爺爺的槍拿回來,我老頭不知會怎麼樣。我也許該把它丟掉,希望他們不會發現指紋」。

    檢方表示,據信為兇槍的扳機部位,已發現與羅賓森的DNA。

    羅賓森母親:兒子過去一年變左傾

    根據檢方陳述,柯克遇刺翌日,羅賓森的父母看到當局公布的兇嫌照片後,聯絡羅賓森並質問他。羅賓森當時表示想自我了斷,但父母設法說服他回家。羅賓森回家後,坦言自己是兇手。

    檢方表示,在父母與一位退休警察家庭友人的敦促下,羅賓森最後決定向警方自首。

    羅賓森決定自首後,傳訊給室友說:「我更擔心你,非常擔心。」他要求室友把訊息刪除,自首後一直拒絕合作,不和警方或媒體講話。

    官員表示,這名室友則相當配合警方調查。檢方未公布這名室友的身分。

    據檢方陳述,羅賓森的母親向警方表示,過去一年來,羅賓森變得左傾,「更贊成同志與跨性別權益」。先前官員指出,羅賓森出身於保守派家庭。

    格瑞表示,對羅賓森涉嫌謀殺與持有武器均加重起訴罪名,原因是認為羅賓森因政治觀點殺害柯克,且明知會有未成年人目睹槍擊過程。

    根據猶他州法律,唯有「加重謀殺」(aggravated murder)罪名可判處死刑。

    柯克遇刺後民調:尖銳言詞會鼓勵暴力

    31歲殞命的柯克,18歲自大學輟學後創辦「美國轉捩點」(Turning Point USA, TPUSA),隨著川普的崛起一同成長,成為全美最大的保守派青年組織,影響力甚至撼動美國政治版圖。

    柯克經常巡迴全美各大學校園,廣邀大學師生「來駁倒我」(prove me wrong),藉此散播保守派觀點。他上週遇刺時,約有3000人到場參與他的辯論活動。

    美國保守派政治活動家柯克長期支持川普,圖為2018年3月,柯克出席白宮舉辦的一場青年論壇。美聯社資料照片


    根據柯克對黑人、LGBTQ+族群、穆斯林與移民等議題發表的看法,民權倡議人士長期批評其言論帶有種族歧視、反移民、厭女、散播對跨性別者的恐懼。

    柯克的支持者則形容他是保守派價值的堅定捍衛者,主張以公共辯論交換意見。他透過「美國轉捩點」,讓支持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對Z世代產生號召力。

    根據路透社在柯克遇害後進行的民調,約三分之二美國人認為,政治中常見的尖銳言論會鼓勵暴力行為。

    柯克遇刺後,在兇嫌落網前,川普已立刻歸咎於「激進左派」,政府官員也揚言要針對左翼組織,許多在網路上對柯克遇刺發表評論的人遭解僱或停職調查。有批評人士憂心,川普可能以此案作為打壓政治對手的藉口。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