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現代汽車LOGO。路透社資料照片
據南韓媒體今天(9/15)報導,南韓政府對工傷問題宣戰,依照最新的規定,未來如果企業一年內,發生3名以上員工死亡的工傷事故,將被處以最高達「營業利益5%」的罰金,若套用在現代汽車,以該公司去年14兆韓元(約3100億元台幣)的營業利益來看,等於最高可開罰7120億韓元(約155億元台幣),這項對策也再次顯示,李在明政府明顯的「親勞工」立場。
據韓媒《中央日報》報導,南韓總統李在明上個月12日在國務會議上,討論國內工傷頻傳的問題,李在明強調:「必須要讓企業感覺到,如果為了省錢不做好安全措施,反而會損失更多,是愚蠢的行為。」
在總統的指示下,南韓政府決定要對反覆發生死亡事故的企業,祭出「超高額罰金」。南韓勞動部長金榮訓本月15日在簡報會上表示,過去對於違反安全措施的處罰,大多是小額罰款或緩刑,「對於能夠預防的安全事故,卻不斷反覆發生,我們將不再容忍。」
根據南韓政府提出的新規定,未來企業若在一年內,發生3名以上員工死亡的工傷事故,將被處以最高達「營業利益5%」的罰金,具體金額將依死亡人數、事故發生次數,進行綜合考量後決定。
若依照該新規定,去年11月,在現代汽車蔚山工廠發生的3名研究員窒息死亡事故,即屬開罰對象,以現代汽車去年14兆韓元(約3100億元台幣)的營業利益來看,最高達營業利益5%的罰金,相當於7120億韓元(約155億元台幣)。
雖然實際罰款金額將考量各種因素,但南韓政府預計制定「最低門檻」,罰金最低額也有30億韓元(約6500萬元台幣),對規模小或營收低的企業來說,該金額的罰款,幾乎等於強迫關門。
南韓經營者總協會對新規表達擔憂:「這樣嚴刑主義的手段,是否真的能防止重大工安事故,令人懷疑。」
韓國建設產業研究院今年8月15日發布一份報告,指出2023年南韓建築業的事故死亡率,每一萬人有1.59人,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十大國當中居首。
李在明上任後,「親勞工」的政策立場明顯,除了這次對企業提高罰款金額之外,上個月24日國會也通過《黃色信封法》,強化勞工的集體談判權,但資方擔憂該法導致罷工情況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