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人在「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發放物資地點附近搜集紙箱。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的中東特使魏科夫昨天(8/1)走訪加薩走廊,視察援助組織「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巴勒斯坦人說領取這裡的物資需要搏命,婦女表示通常身強體壯跑得快的年輕男性最易拿到,但也最容易遭以軍射殺;有兒童好不容易搶到一點東西,轉頭就被大人搶走。現場也有多人搜集裝物資的紙箱,他們說當地缺少瓦斯等燃料,燒這些紙板才能把物資變成食物。
美國總統川普的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昨天到加薩走廊拉法(Rafah),訪問美國和以色列支持的「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Gaza Humanitarian Foundation,GHF)一處工作地點。
加薩走廊加薩市7個月大的男嬰阿瓦德,因沒有食物,嚴重營養不良。美聯社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拒絕與該基金會合作,稱其分發援助物資的方式危險,違反人道中立原則,加劇飢荒危機。
澳洲廣播公司
採訪當地數名民眾,一人表示,基金會常常不按公告時間發放,如果公告早上9時開始發放,清晨5時柵門前就會擠滿人,等柵門一開所有人往前衝,這時年輕男子最容易拿到物資,比起老弱婦孺,他們相對身強體壯也跑得快,
加薩民眾說,通常年輕男子最容易在「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發放點搶到物資,女人常空手而返,小孩搶到也會容易被附近大人搶走。路透社
婦人阿里(Umm Ali)說她沒辦法與年輕男子競爭,每次都空手而返,「我從來沒有拿成一箱物資,一次也沒有。」但她也說:「我看到很多人被殺,多數也是年輕、十來歲的男孩,前一刻他們還在隊伍裡,下一刻他們頭部中彈,沒有警告、沒有原因。」
發放現場也有很多人在撿拾紙箱,幸運拿到物資的阿布烏拜達(Hassan Abu Obeid)說這裡短缺的不僅是食物,燃料也匱乏,所以將箱裡的麵條、麵粉變成食物,也成了另一個挑戰:「我們用撿來的紙板做飯,我們已經4、5個月沒有瓦斯了。」
巴勒斯坦人在「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發放物資地點附近搜集紙箱。路透社
半島電視台
訪問一名不願具名的婦女說,領取物資的過程就像一場激烈戰鬥,只有那些敢深入人群奮力推擠的人,才能帶回一點東西,她也說:「有孩子辛苦地爭取到了援助物資,而男人轉頭卻來搶走他們的東西。」她說拼著手臂受傷,她成功帶回少量的米和油,以及一個蕃茄罐頭,縱然少但想到女兒有東西果腹,她感恩地說:「這是真主的祝福。」
半島電視台訪問另一名男童說,到基金會發放地點是要幫兄弟姊妹搶食物,他說父親已成烈士,「我不去,他們(手足)一定會餓死,我有什麼選擇?」
加薩市婦人馬塔抱著6歲的兒子,一旁是她4歲的兒子,兩個孩子都嚴重營養不良。美聯社
澳洲廣播公司報導,超過 170 個援助組織譴責「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的行動不道德、違反國際法和人道主義原則。樂施會(Oxfam)高層哈立迪(Bushra Khalidi)受訪表示,國際援助組織無不對於該基金會周邊死傷之嚴重感到震驚。
她說「樂施會」訪談一名男子,一天之內7度冒生命危險只為取得一點麵粉:「這些分發點每天都發生大屠殺。這不是援助,是死亡陷阱。」
2025年8月1日,巴勒斯坦民眾從「加薩人道主義基金會」發放地點領到物資。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