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賴清德接見巴拉圭議長訪團。總統府Flickr提供
台灣總統賴清德原定8月上旬出訪中南美洲友邦、並過境美國,近日傳出因中國施壓、美方不願影響美中關稅談判而拒絕賴清德過境,賴清德出訪行程「延後」且尚未確定何時恢復。於此敏感時期,友邦之一的巴拉圭有國會議員表示,巴拉圭應與台灣斷交、轉與中國建交。
綜合
巴拉圭ABC電視台、中南美洲媒體《Merco Press》、《La Politica》等報導,巴拉圭執政黨議員梅薩(Hugo Meza)近日與中南美洲其他14國共30多名議員一起訪中。梅薩29日表示,巴拉圭在台灣問題上「浪費時間」,應該與台灣斷交、轉向中國建交,他將正式向總統潘尼亞(Santiago Peña Palacios,另譯貝尼亞)提出此事。
梅薩稱,他訪問中國、看過中國的經濟發展後,認為巴拉圭應該反思,「面對像中國這樣的巨人,有14億人口、在拉美地區投資超過6000億美元,巴拉圭哪怕只要能分到其中的1%,都能大大改變生產模式」,為了台灣而沒能參與其中,「在我看來很是荒謬」。
梅薩說,包含烏拉圭,全世界只有12個國家承認台灣,世上大多數國家都與中國維持外交關係;和中國能給的相比,巴拉圭從台灣獲得的利益簡直小巫見大巫。
2025年7月29日,巴拉圭執政黨議員梅薩稱該國「在台灣問題上浪費時間」。翻攝ABC TV Paraguay
梅薩表示,他不是要無端製造分裂,而是希望認真討論與中國友好能帶來的經濟機會,「希望透過我的意見,引發一場嚴肅的辯論,討論我們是否有必要轉移重點、尋求其他選擇。我國需要什麼?就是投資。為什麼?為了創造就業。」
梅薩還說,他和其他14國官員一起訪中的期間,沒有任何人抱怨與中國建交對貿易造成的負面影響,「他們總是討論說那有多麼正面的影響。我在那裡(中國)看到的,我在那裡沒看到獨裁者或共產主義,而是一個開放的經濟體,具備所有資本主義特徵的經濟體」。
梅薩認為,國際間對中國有一種假資訊流傳,「我不認為這個政權像許多人說得那樣令人厭惡。大家得明白,有183國和中國建立外交和貿易關係,台灣只有12個邦交國,數字說明了一切」。梅薩還加上一記重拳:「更重要的是,連美國都沒承認台灣。」
梅薩強調:「我是國會議員,有權表達意見,我的目的是開啟辯論,因為我們真的必須停止當一個乞丐國家。」他也呼籲台灣,如果希望維持雙邊關係,應該增加在巴拉圭的產業投資。
2025年7月,外交部長林佳龍會晤巴拉圭外交部長拉米雷斯(Rubén_Ramírez)。外交部提供
《La Politica》報導還提到,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上月才訪巴拉圭,慶祝台巴建交68週年,沒過多久巴拉圭執政黨議員就發表這樣的言論,真是令人十分震驚。
台灣總統賴清德原定8月出訪巴拉圭、瓜地馬拉、貝里斯,去程途中計劃過境美國紐約、回程過境德州達拉斯,近日有外媒報導稱美方不願影響進行中的美中關稅談判,拒絕賴清德過境,行程告吹。
美國在台協會(AIT)回應稱,台灣並未正式宣布賴清德出訪行程,「不回應假設性問題」;台灣總統府28日也表示,賴清德短期間並無出訪規劃,反駁外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