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式電子顯微鏡下的粒線體。路透社資料照片
英國醫學研究有重大突破。紐卡索大學生育診所宣布,使用3名捐贈者’的DNA(去氧核糖核酸),置換用於試管嬰兒的胚胎帶有的變異粒線體,讓8名嬰兒健康誕生,不用經歷遺傳疾病之苦,以及遺傳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
綜合英國《衛報》及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政府2015年修法,允許胚胎進行DNA修改,主管生殖醫學的政府機關2017年發出英國第一張許可給紐卡索大學,允許醫師使用這項技術。
這次的試管嬰兒技術是英國修法後,首次有成功案例。經過DNA修補而誕生的嬰兒共4男4女,其中包括一對同卵雙胞胎。經過檢查,新生兒沒有帶有粒線體疾病的跡象。
人類誕生時,所有的粒線體都來自母親,粒線體是人體細胞的能量來源。因此若母體的粒線體發生突變、帶有遺傳疾病,可能將帶有疾病的DNA遺傳給孩子,而這些疾病嚴重者可能危及嬰兒的生命。
帶有變異粒線體的胚胎發育並出生後,在兒童時期就可能出現粒線體遺傳疾病症狀,好發於需要大量能量的器官,例如腦部、心臟或肌肉,症狀則包括發展遲緩或不良於行需要輪椅代步,嚴重者恐早夭。
據英國統計,約每5000名新生兒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粒線體疾病。
這項技術將胚胎雙親提供的卵子與精子結合,再加入一名女性捐贈者的卵子、並暫時移除父母的原核(pronuclei),利用捐贈者的健康粒線體取代受精卵內母親帶有遺傳疾病的變異粒線體。
等到捐贈者的粒線體在受精卵內完成任務,研究人員再把捐贈者的原核取出、放回雙親的原核,如此可以讓受精卵擁有健康的粒線體,也能維持雙親的基因。
研究團隊成員的教授滕布爾(Doug Turnbull),在這個領域費時超過20年開發這項「粒線體移植」技術。他表示,這些健康的新生兒讓研究人員和受影響的家庭都感到安心,「你一定會覺得這對病人來說很棒,這讓人鬆了一口氣」。
團隊另一成員、教授賀伯特(Mary Herbert)也說,透過這項技術誕生8名健康嬰兒,「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是最好的報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