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設備大廠華為。路透社
美國持續對中國科技封鎖,但日本《日經亞洲》週三(5/28)披露,中國通訊設備巨頭華為正在打造一間能與全球領先企業競爭的晶片化學材料公司,已從台灣、日本、韓國等地招募人才,旨在發展完全自給自足的本土半導體供應鏈。
「這是一次激進嘗試」,《日經亞洲》引述消息人士稱,華為的目標是把珠海基石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成一家「端對端」(end-to-end)供應商,以能夠與信越化學、JSR、默克(Merck)、陶氏杜邦(Dupont and Dow)等國際公司競爭。
據悉,總部位於中國廣東的珠海基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2年,該公司制定目標,要為幾乎所有晶片製造所需的關鍵材料提供「統包解決方案」(turnkey solutions),過去兩、三年間已從日本、韓國、台灣招募頂尖人才並建立獨自的產線和開發配方。
消息人士稱,該公司正在開發光阻劑、化學機械研磨液、拋光墊以及其他用於半導體製造的關鍵零組件,但「其目標不僅僅是開發一兩種化學材料,而是構建和開發一系列對所有晶片製造過程均至關重要的化學材料」。
報導指出,基石科技及與華為有關聯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深圳新凱來技術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法人均為余海,而新凱來還是基石科技的主要股東。消息人士稱,基石科技得到了華為以及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的大力支持。
美國政府已對中國實施多項專門針對晶片製造機械的出口管制措施,並向日本、荷蘭等盟友施壓,要求採取類似措施。報導認為,此舉促使中國加快步伐,開發該領域的自主替代品。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的數據,中國2024年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材料市場,僅次於台灣,韓國位居第三。中芯國際和長鑫存儲等中國晶片製造商正在積極測試和驗證本土化學配方和材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