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罹患罕病「CPS1缺乏症」的男嬰KJ接受第三次基因編輯治療後反應良好。費城兒童醫院提供/美聯社
美國男嬰KJ剛出生時就有點不對勁,一週大時被診斷罹患罕見遺傳性疾病「胺基甲醯基磷酸酶(CPS1)缺乏症」。約半數罹病兒出生不久即夭折,即使活下來也可能須換肝。不過KJ接受全球首次量身定製的基因編輯療法後,已順利成長。這項療法未來可望造福更多罕見的遺傳疾病患者。
CPS1缺乏症患者體內缺乏重要的CPS1酶,無法處理蛋白質降解過程產生的氨,患者體內的氨會迅速累積至有毒的濃度,導致嚴重的腦損傷與發展遲緩,約半數患兒會在出生一週後死亡。
美聯社、《
紐約時報》報導,費城兒童醫院(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的醫師原本建議KJ的父母穆爾頓夫婦(Kyle and Nicole Muldoon)讓他接受安寧療法,避免侵入性治療。但穆爾頓夫婦深愛KJ,決定讓他接受沒有前例的客製化基因編輯療法。
KJ與父母和哥哥姊姊。費城兒童醫院提供/美聯社
費城兒童醫院與賓州醫學院(Penn Medicine)及其他機構合作,利用基因編輯工具CRISPR,為KJ研究出可改正缺陷基因的療法。KJ在二月首次接受注射治療,藥物透過脂質奈米顆粒送入肝細胞,而他全程睡得很好。
之後他又分別在三月、四月各接受一次治療。現在9個半月的KJ已是笑口常開的快樂寶寶,可以更正常進食,即使罹患會導致CPS1缺乏症狀惡化的感冒,也迅速痊癒。
研究人員15日在美國基因與細胞療法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Gene & Cell Therapy)年度會議上發表了KJ的成功案例。研究報告同步發表於美國《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
KJ上月接受第三次治療後,反應良好。費城兒童醫院提供/美聯社
曾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負責監管基因療法的醫師馬可斯(Peter Marks)表示,量身定製的基因編輯療法未來大有可為。全球約3.5億人有罕見疾病,大多為遺傳性疾病。
為KJ量身定製療法的賓州大學基因編輯專家穆蘇奴魯(Kiran Musunuru)表示,這是使用基因編輯療法治療其他多種罕見遺傳性疾病的開端。
他也指出,這次治療證明,客製化療法不見得非常昂貴,與在美國移植肝臟及相關治療所需約80萬美元的費用「相差無幾」。
費城兒童醫院基因療法專家艾倫斯-尼可拉斯(Rebecca Ahrens-Nicklas)則表示,KJ才接受治療數月,還需觀察多年,「要了解這些藥物對KJ的效果,我們還在初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