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新教宗會選哪個名號? 再有方濟各還是回歸若望?

    2025-05-06 20:06 / 作者 陳家齊
    已故教宗方濟各2013年被選為教宗後,在聖伯多祿大教堂的中央露臺現身。新的教宗也將在同樣地方現身。路透社
    133名擁有投票權的樞機主教週三(7日)開始將召開秘密會議,選出方濟各教宗逝世後的新教宗人選。新的教宗也許不會是外界熟悉的人物,但是,新教宗所選的名號,通常可以透露出梵蒂岡未來政策的走向。

    傳統上,當選為教宗的樞機主教都會另取一個名號。方濟各成為教宗前,是來自阿根廷的伯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樞機主教。他的前一任本篤十六世,當選教宗前是來自德國的拉辛格樞機主教(Joseph Ratzinger)。

    保祿與方濟各

    方濟各選的教宗名號沒有前例,他是266個教宗裡第一個以方濟各為名。這個名字是向天主教聖徒聖方濟(Francis of Assisi)致敬,也馬上就顯露了方濟各教宗接下來12年的政策走向:聖方濟的事蹟包括安貧守道,拒絕奢華服飾與房舍,照顧窮人,愛好動物,並曾多次懇切求情希望終止戰爭。

    教宗常有承襲前幾任教宗名字來紀念前教宗的習慣,如果新教宗成為「方濟各二世」,那顯然應會是繼承方濟各教宗進步派、寬容的改革走向。

    而如果新的教宗,選用了也常見的保祿(Paul),那可能意味著教會轉回保守。1963年到1978年在任的保祿六世(Pope Paul VI),被視為一名非常謹慎、鞏固傳統的教宗。他對於教義要求毫不含糊,1968年發出信函,明確禁止天主教徒使用避孕器材或者藥物。

    路透社報導,一些樞機主教私下表示,方濟各教宗後正需要一位新的「保祿」教宗。方濟各並非總是專注於明確的教義,甚至做出了一些有爭議的決定,例如允許神父在個別情況下祝福同性伴侶。

    「善良教宗」若望

    方濟各自己曾多次表示希望自己的繼任者是若望(John)。這是最多教宗使用的名號,也令人馬上想起若望二十三世(Pope John XXIII),1958年到1963年在任的教宗。

    若望二十三世以其和藹可親、面帶微笑的形象聞名,常被稱為「善良教宗」。他曾幕後牽線聯絡美國與蘇聯,協助化解古巴飛彈危機。

    而在任4年半的若望二十三世也是大刀闊斧的改革人物,他大舉擴增樞機主教團,進行清廉改革。若望二十三世召開了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Second Vatican Council),這場為期3年的全球主教大會,成為目前現代天主教會的根基。

    其他常見的教宗名號包括額我略(Gregory)、克萊孟(Clement)、良(Leo)和庇護(Pius)。

    還有本篤(Benedict),這可以紀念保守派的本篤十六世,或也可以紀念1914年至1922年在任的本篤十五世(Benedict XV),本篤十五世曾經懇求歐洲領導人結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流血衝突。

    新的雙名教宗?

    另一個歷史上不尋常,但是在現代十分有名的教宗名號是取兩個名字。1978年當選教宗的樞機主教盧恰尼(Albino Luciani)決定他無法只選一個名字,因此選擇了若望保祿(John Paul)作為名號,紀念他前兩任的教宗。

    若望保祿一世當選教宗僅33天就去世。下一任教宗,來自波蘭的樞機主教沃伊蒂瓦(Karol Wojtyla),選擇繼承了這個名號,以同時紀念前三任教宗。他成為冷戰時期的偶像,舉世聞名的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II)。

    如果循此道路,新教宗也可以取一個新的雙名,像是若望方濟各(John Francis)。這會同時讓人們想起極具親和力的若望二十三世,以及同樣極具全球魅力,葬禮有40萬人出席的教宗方濟各。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