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可樂安山發生山難,8歲男童報案獲救,阿公與女山友身亡。翻攝自消防署特種搜救隊臉書
南投縣可樂可樂安山16日傳出山難事故,70歲的陳姓老翁帶著8歲孫子,和63歲女山友攀越南三段時不幸遇到颱風,最終僅8歲陳姓男童獨活。對此,登山專家蔡日興在臉書發文批評,雖然想以死者為大、不想批評,但這種隊伍結構實在讓他無法忍受。
蔡日興昨日(8/17)在臉書發文表示,這批登山隊的陳姓阿公和女義消儘管經驗豐富「但是又怎樣」,一個登山隊伍要有足夠數量能獨立作戰、應付整條路線的帶頭者,且不是只有一個就好,還要有預備的,其他隊員也要能夠照顧自己;然而70歲的陳姓阿公和義消女山友經驗那麼豐富,一個攀登過百岳3輪、一個2輪,卻不會處理颱風,還帶著一個8歲小孩,在這種最難處理的西南季風與颱風交織的季節闖這種路線。
蔡日興批評,罹難的山友想要學新世代的登山者,覺得小隊伍可以走很快、帶小孩爬山好像很威風,「真的是很欠罵,還好他沒死。」蔡日興強調,颱風季節爬山前要先看氣象,到山上也要繼續,這種路線長而通訊不好的路線尤其要準備衛星通訊裝置,「你只想學人家減少人數,偷整個隊伍的應變能力,卻沒有把人家準備應付天氣變化的能力學起來。」
蔡日興還指出,要在山上躲颱風,重點是要挑對地方,得挑能擋風、不會積水,也不會有土石流的地方,通常就是坡面上的樹林,而不是空曠的大草坡,甚至更進一步,還要會算氣旋方向,選正確避風的山坡;然而此次山難8歲小孩可以撥通電話求救,那麼他們8成是選擇草坡稜線頂躲颱風。
除此之外,蔡日興還提到「不要消費死亡討避難山屋當免費旅館」,直言先前南二段颱風大水窟造成3人死亡一事,若非那一排山屋,罹難的3人根本不會有勇氣繼續走,一旦避難山屋規畫錯了,就變成致命的誘惑,同時批評台灣的避難山屋幾乎都是假貨,根本都是免費旅館,把沒能力的人騙來山上找死。
蔡日興呼籲,現代有這樣的通訊和天氣預報,稜線上面就不要再蓋避難山屋了,真正需要避難山屋的地方,是逃命下山的路上、過溪之前,這才是真正需要避難山屋的地方,例如馬博中平35K、北20耳無溪、南三段頭尾過太平溪過郡大溪等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