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的喪禮週六(4/26)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去世安葬後,梵蒂岡即將在週三(7日)舉行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教廷的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主教被視為可能當選的熱門人選之一,但是《金融時報》報導,他一手促成的「中梵協議」引起教會內部不滿,可能使他無法選上。
報導說,各種博弈網站上帕羅林持續是新教宗的熱門人選,但是最近他的聲勢已經被另一位菲律賓樞機主教塔格萊(Luis Tagle)趕上。
究其原因,2018年帕羅林奔走促成的中國與梵蒂岡的主教任命協議,可能對帕羅林選情不利。這項劃時代的協議曾被視為教廷與中國正式建交的前奏,在這項協議中,梵蒂岡名義上派任中國區的主教,但實際上讓北京對人選擁有發言權,並讓北京政府「任命」主教上任。
這項安排旨在解決中國數十年來的「地下教會」問題。教廷在中國不被承認,無法派任主教,官方的「愛國教會」有自己的主教。忠於梵蒂岡教廷的中國天主教徒只能自組地下教會,由羅馬天主教會正式拔擢的主教帶領,他們在中共政權下遭到迫害。
香港榮休樞機主教陳日君等批評者認為,這是一項嚴重的錯誤,侮辱了中國天主教徒所做出的犧牲。陳日君因支持香港民主運動2022年曾在香港被捕。93歲的陳日君年事已高,無法在教宗選舉中投票,但他正在羅馬參與有關教會未來的辯論商討。
天主教新聞網站 Crux編輯艾倫(John Allen Jr.)說:「好幾代中國天主教徒因拒絕接受共產黨控制天主教會而殉道。其他人遭到監禁、酷刑、騷擾和迫害……他們一些人認為,這項協議背叛了他們所受的苦難。」
香港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張小蘭(Lucia Cheung)表示,批評者也認為中梵協議是「陷阱」:「北京讓他們想要的人擔任主教,不會真正尊重教會的意願,和擔任這一職位所需的品德。」
梵蒂岡與中國關係專家西斯奇(Francesco Sisci)也指出,北京在任命主教過程中拖延時間,導致許多教區沒有一致的主教,已曾令教宗方濟各深感失望。西斯奇說:「投入太多,成果太少。」
儘管如此,一些梵蒂岡觀察家認為立場溫和、外交官出身的帕羅林是個調解者,對他繼任教宗有利。著有關於天主教會政治書籍的作者斯卡拉穆齊(Iacopo Scaramuzzi)說:「他是很有力的候選人,是目前最強的候選人。」
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天主教會專家法喬利(Massimo Faggioli)說,帕羅林所受的教廷外交官訓練,包括「與獨裁者打交道的方法:一種認為你必須與所有人交談,並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甚至與魔鬼打交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