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左)與烏克蘭第一副總理思維里登科,4月30日在美國華府簽署美烏礦產協議。路透社
歷經波折,烏克蘭與美國週三(4/30)簽署美國總統川普大力推動的礦產協議,未來美國將優先取得烏克蘭礦產交易,並為烏克蘭重建提供資金。
英國廣播公司(BBC)檢視一份協議草案,但非最終文本,依據草案內容整理出協議的7個要點。
1、烏克蘭毋須償還任何美援川普多次要求烏克蘭「還錢」,支付俄烏戰爭3年多來,美國對烏克蘭超過3500億美元(約11兆2242億元台幣)的援助。
協議顯示美國在這一點作出讓步。烏克蘭總理什米哈爾(Denys Shmyhal)表示,協議中並沒有強制要求烏克蘭償還任何所謂的「債務」條文。
2、美國對普丁說話要變大聲了美國政府宣布與烏克蘭簽署協議時,對於俄國的用字遣詞,明顯比川普政府之前的語氣強硬。
美國財政部發布的聲明,提到「俄國的全面入侵」,並補充「任何為俄羅斯戰爭機器提供資金或供應的國家或個人,都不得從烏克蘭的重建中獲益」。
3、除了礦產 石油天然氣也列入儘管全球焦點集中於烏克蘭的稀土,協議中也納入石油與天然氣的新計畫,以及相關的基礎建設。
根據協議,在所有情況下,資源仍歸烏克蘭所有,但美國將獲得共同使用權。這一點在之前曝光的協議草案並未出現,顯示烏克蘭對此作出讓步。
4、不阻礙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野心烏克蘭一直想加入歐盟,並在去年6月開始正式談判。
基輔方面有人擔心,如果協議給予美國投資者優惠待遇,可能會阻礙烏克蘭加入歐盟的能力,因為基輔和布魯塞爾已經在原材料方面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不過協議中提到,美國承認烏克蘭加入歐盟的意向,並認為該協議與烏克蘭欲加入歐盟一事並不衝突。協議中還提到,若烏克蘭為了加入歐盟的「額外義務」,而需要重新審視協議條款,美國也同意「基於善意」地進行談判。
此外,基輔表示,美國將支持向烏克蘭進一步轉移投資和技術,包括來自歐盟和其他地方。
5、美國軍事承諾重回談判桌美國認為,如果烏克蘭想繼續獲得美方軍援,那麼這項協議是必須簽署的。代表烏克蘭與美國簽署協議的第一副總理思維里登科表示,烏方假設美國未來會提供新的援助,例如防空系統。
這也是川普政府的一項策略轉變,因為他先前曾下令暫停對烏軍援。
而一個懸而未決的重要問題是,這項協議對戰爭狀態的最終意味為何。俄國克里姆林宮尚未對美烏協議作出回應。
6、美國還是可能隨時撒手不管協議並未規範美國的具體安全承諾,而這是歐盟和烏克蘭一直催促美方的一點,但川普對此意願不高,始終不願作出與前任總統拜登相同的對烏安全承諾。
相反的,由於協議的經濟承諾,川普對於「美國繼續支持烏克蘭」的興趣益發曖昧不明。這意味著烏克蘭最重要盟友的承諾依舊脆弱。
7、收益會在烏克蘭再投資嗎?根據烏克蘭政府,協議中的一點頗耐人尋味:重建投資基金的頭10年,利潤將「全部再投資於烏克蘭經濟」,無論是新的或是重建計畫。在頭10年後,收益將分配給美烏雙方。
如果美國在頭10年得不到任何經濟上的好處,那麼這一點的潛在影響可能非常重要。
然而,這項條款似乎並未出現在週三於華府簽署的協議中,當然也有可能會成為一項附加「技術性」協議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