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有27枚亞馬遜通訊衛星的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4月28日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太空基地成功發射。美聯社
載有27枚美國亞馬遜公司通訊衛星的火箭,週一(28日)成功發射。這是亞馬遜挑戰星鏈(Starlink)系統的第一批衛星,如果之後能陸續成功發射,可能搖動目前星鏈一枝獨秀的局面。
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發射升空的聯合發射聯盟(ULA)擎天神5號火箭(Atlas V),搭載了亞馬遜「古柏計畫」(Project Kuiper)的27顆衛星。一旦在軌道釋放,這些衛星最終將抵達離地630公里的高度,進入「低軌道」(low Earth orbit)地帶。
貝佐斯創立的亞馬遜公司,目標是將超過3200顆這樣的衛星送入軌道,以在普通人可以負擔的價位,對全球提供高速寬頻網路服務。
特斯拉執行長、億萬富豪馬斯克的SpaceX自2019年以來已發射超過8000顆星鏈衛星。該公司週日(27日)晚間才剛完成了第250次星鏈衛星發射。目前有逾7000顆星鏈衛星在地球上方約550公里的軌道運行。
總部位於歐洲的OneWeb衛星群的數量為數百顆,運行在更高的軌道上。
這些運作在離地面較近的通訊衛星,發射成本較為便宜,但需要更多數量的衛星才能涵蓋地球。相較之下,在離地3.5萬公里運作的高軌道同步衛星,只需3枚就能為南北極除外的全球範圍提供通訊服務。
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用自家的火箭發射Starlink衛星,部署速度極快,目前進度遙遙領先。但貝佐斯曾表示,古柏計畫有信心與星鏈競爭,他在1月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說,網路通訊的需求量「無限」,可以有更多玩家。
貝佐斯說:「那裡有空間容納許多贏家。我預計星鏈將繼續成功,我也預計古柏計畫將會成功。」貝佐斯指出,古柏計畫的衛星主要是提供商業服務,但也毫無疑問將有國防用途。
Starlink在俄烏戰爭期間大放異彩,為網路中斷的戰場前線提供寶貴的網路通訊功能。這種在戰時通訊基地台被毀、電纜中斷的情況下還能從衛星提供網路通訊的能力,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視為國防韌性的重要部分。低軌道通訊衛星若能有更多競爭者,可以分散目前倚賴星鏈的風險。
亞馬遜在2023年發表了古柏計畫的接收器,只用一枚黑膠唱片大小的天線,就能與上空的古柏衛星連線。亞馬遜公司預計將以每台低於400美元(約1.3萬台幣)的售價,供應數千萬台這種接收器。
在2022年,亞馬遜向聯合發射聯盟、法國的亞利安太空公司(Arianespace)和貝佐斯自己在經營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火箭公司,預訂了83次火箭發射,是太空產業有史以來最大的發射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