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本「中國經濟圈」遍地開花!中國移民將破百萬 日人憂:跟侵略者沒兩樣

    2025-03-29 08:30 / 作者 李鎮宇
    日本東京池袋區一間商店櫥窗上貼著「內有中國店員,歡迎中文諮詢」的字樣。美聯社資料照
    據日本《日經新聞》近日報導,在日本的中國移民越來越多,隨著申請簽證的條件放寬,中國人蜂擁而至,預計明年居住在日本的中國人將突破100萬人,這些中國人正在改變日本的城市風貌、生活型態、教育體系,以及文化傳統,對日本的未來產生重大影響。

    由於人數眾多,從繁華的東京到偏遠鄉村,中國人即便不怎麼通日語,只講中文也可應付生活大小事,而許多日本人開始對此感到憂心,質疑中國居民恐取得參政權、拉抬房價、生活方式落差太大等,都可能對日本社會造成不利影響。

    購物和社交都靠「中國經濟圈」

    《日經》報導,在東京及日本其他地區,中國移民即便不會說日語,也能正常生活,其中一個地域就東京池袋車站附近,池袋是東京最繁華的地區之一,在池袋站的西北方向一帶,已經形成「新中國城」,許多餐廳販賣中國道地料理,也有許多商店以中國人為主要客群,出售中國產品及手機。

    35歲的鄧先生是中國人,3年前移民來日本,目前居住於東京,並在當地的一家出版社工作,只會說一些基礎的日語,他受訪時表示:「我通常會在池袋站北口附近的中國超市購物」、「池袋有許多中國人經營的餐廳,提供中國客人熟悉的料理。」

    目前東京的餐廳,有許多都由外國人經營,當中有許多中式料理店。美聯社資料照


    鄧先生透露:「即便我會說的日語不多,但生活上卻沒有任何不便」、「在這裡很容易就能找到其他中國人,他們可以提供各種協助,從尋找住處、手機簽約,到申請駕照。」鄧先生當地的朋友及社交圈,大部分都是中國人。

    他說:「在現在的日本,中國人可以在『中國經濟圈』完成所有事情,包括社交和購物,都非常容易。」

    截至2024年6月,約有24萬中國人居住於東京23區,佔日本的中國居民30%,其中很大一部份集中於池袋、高田馬場,及新大久保等地,不過,中國居民們互相支持的「經濟圈」,不局限於東京中心地區,如今已經擴展到郊區地帶。

    再也不用學日文

    鄰近東京的埼玉縣川口市,當地大型住宅區「川口芝園團地」有2454戶人家,其中約一半是中國人。川口芝園團地由都市再生機構(UR)管理,都市再生機構是獨立行政法人,負責發展租房業務。

    在該住宅區附近的商店,都是由中國人經營的,包括:中式餐廳、貼著中文標價的雜貨店、中國人開的藥局、中國孩童就讀的幼兒園。

    32歲的中國移民張敏,在東京貿易公司工作,談到他居住的川口芝園團地時,他表示:「這個地方就跟中國的住宅區一樣」、「我真的很喜歡。」張敏是福建人,3年前在社群媒體上,看到這個住宅區的訊息,在朋友幫助下移民,現在他與妻子及兩名女兒,在該住宅區生活。

    日本東京街頭。路透社資料照


    39歲的中國人王友昆來自遼寧省瀋陽市,目前在川口芝園團地社區的雜貨店工作,他受訪時笑著說:「我大學時學的日文,現在都忘光了,但有三分之二的顧客都是中國人,我不用擔心。」

    王友昆在朋友的幫助下,2019年移居日本,他一開始因為不會日文,生活遇上許多困難,但現在當地中國人越來越多,也不需要再學日文了。

    剩下的日本人都是老人

    川口芝園團地於1978年建成,當時正處於日本經濟快速成長的時期,然而,過去大型住宅區周遭設立的多間小學、國中,現隨著日本少子化,紛紛關門。當地日本人減少,中國移民卻在增加。

    86歲的真下哲也(Tetsuya Mashimo)是該住宅區居委會的負責人,自從住宅區建成後,一直居住在這裡,「這個地方已經完全成為中國人的住宅區」、「這裡的日本人都只剩老人了」,語氣中帶著一絲落寞。

    川口芝園團地居住的日本人大多為高齡人士。圖為日本高齡者走在街頭,為示意圖。美聯社資料照


    有一些過去居住在川口芝園團地的中國居民,決定離開,其中一位是44歲的劉寶才,他是一家IT公司的工程師,過去在這個住宅區住了5年,但於2020年和家人搬到更舒適的住處,他說:「我們在同一座城市買了房子」、「有越來越多中國人像我們一樣。」

    許多中國人從大型住宅區搬到獨立式住宅,顯示越來越多中國人決定在日本扎根,劉寶才說道:「我很快就能拿到永住權。」

    免押金和保證人,中國人租房好方便

    目前居住在埼玉縣川口市的中國人約2.5萬人,除了橫濱等日本大都市之外,川口市已經成為中國人最多的城市。另外,由於與東京之間往來便利,當地生活費又不高,有5800名中國人住在埼玉縣東南部的蕨市,該市的中國人佔城市人口8%,是全國中國人比例最高的城市。

    千葉市美濱區到東京的距離,大概就跟從川口市到東京差不多,在美濱區一間商店販售中式餐點的女老闆說:「我們80%的客人都是中國人。」這名老闆來自中國黑龍江省,已在美濱區居住7年。

    高洲第一團地的社區街景。翻攝UR賃貸住宅官網


    她經營的這間商店,周遭有許多大型住宅區,包括擁有4689戶人家的「高洲第一團地」,以及擁有4287戶人家的「千葉幸町團地」,均由都市再生機構(UR)管理,裡面住著許多中國人。據悉,都市再生機構(UR)管理的租房,不須付押金、仲介費、續約服務費,也不用連帶保證人,吸引許多中國人簽約。

    美濱區的中國人正快速增加,目前約有5700名中國居民。從全國層面來看,中國居民增加的現象也相當普遍,在全日本1741個市、區、町、村中,1603個有中國居民,佔比高達92%。

    技術人才拉高中國人佔比

    除了與東京往來方便的郊區外,在一些偏遠鄉村也出現中國居民,在北海道中部的占冠村,全村人口約1600人,其中有5%是中國人,當中很多人屬於富裕階層,移居當地是為了享受滑雪。

    位於北海道北部的猿拂村,於2004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外國研修生引入特區」,增加了許多學習扇貝捕獲技術的外國專業人力,目前該村人口中,有3.4%是中國人。其他地區如愛知縣西部的飛島村、長野縣的川上村也引入相當多的中國技術人力,增加這些村莊中的中國居民比例。

    日本北海道扇貝示意圖,捕獲地點非文中提及的城市。路透社資料照


    目前在日本有84萬名中國居民,預計明年將突破100萬人,另外,擁有永住權的中國居民也不斷增加,目前超過33萬名中國人擁有永住權,遠超過其他在日外國人,擁有永住權身分的中國人,自2016年以來,已經增加了10萬人,目前增速沒有減緩的跡象。

    日本人怎麼看?

    中國居民快速增加的現象,在網路上也引起許多日本網友討論,有些人從國安及經濟的角度提出質疑:「如果這些人最後都取得日本國籍,甚至有參政權,難道我們不用擔心嗎」、「這是很嚴肅的事,日本人應該要有危機意識,尤其中國人購買日本房地產是個大問題」、「中國的有錢人大量購買日本房地產,不斷將房價推高,導致日本人也難以買房。」

    許多日本人也對中國居民增加的現象感到擔憂。翻攝「PIVOT公式」YouTube頻道留言區


    另外有些人從生活方式的角度評論:「如果能做到『入境隨俗』,不論是哪一國的人,我都歡迎他們,但那種不尊重當地住民,要別人接受他生活方式的人,就跟侵略者沒兩樣,必然會和當地人產生衝突」、「日本政府需要對永住權制定更嚴格的限制,中國人在日本國內建立自己的社區,只跟中國人往來,這不就像是在日本內部建立了獨立國家嗎?」

    日本東京澀谷街景。路透社資料照


    仍有些日本人正面看待這樣的發展,提到:「應該從更寬廣的視野,思考這個現象,從中國移居日本的人,應該有很多人過去在中國,都屬於技術人才,這樣的人來到日本,應該對我們有好處」、「我在大學時認識一些中國人,他們都是很正直的好人」、「我的中國朋友在日本擔任過大學講師,還在日本航空公司擔任要職,我知道來到日本的中國人,付出很多努力。」
    李鎮宇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