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關閉USAID 顏擇雅點出「台灣比美國幸運」:罷免反制可一勞永逸

    2025-02-07 12:40 / 作者 陳怡穎
    美國川普政府大刀裁撤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大批民眾在USAID的華府總部外舉牌抗議。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快速推動裁撤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計畫將其併入國務院,導致多數援外計畫戛然而止,海內外員工遭解僱,合作組織因資金中斷陷入困境,消息震驚國際社會的同時,也引發美國境內憂心失去對外影響力和國際信任。對此,作家顏擇雅直言,美國關閉USAID就好比台灣行政院聯合服務中心因預算刪減被迫停擺一樣,只是台灣公民更幸運,有機會透過罷免機制反制,避免陷入長期混亂。

    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自1961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人道援助機構,在超過100個國家執行人道救濟、健康、環境與經濟發展計畫。光是2023財政年度,美國對外援助總額就高達720億美元(約新台幣2兆3600億元),其中400億美元由USAID直接管理,對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等深陷危機的地區提供關鍵救助。

    然而,近期剛上任的川普政府宣布強勢整頓USAID,在億萬富翁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部」影響下,USAID大規模裁員,並於2日關閉官方網站。對此,川普聲稱「這是早就該做的事」,馬斯克則痛批,USAID「裝滿蛀蟲」必須全數裁撤。

    作家、媒體人顏擇雅在個人臉書表示,她認為美國裁撤USAID的情況與台灣行政院聯合服務中心可能停擺的爭議有相似之處,都是三權分立受到挑戰的結果。不同的是,美國是行政部門濫權,而台灣則是立法部門過度干涉。

    她進一步指出,USAID的關閉「可能會害死人」,尤其是在蘇丹、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地,援助中斷將對當地人民的生存構成威脅。而台灣目前面臨的問題雖然造成民眾不便,導致政府空轉、業務停擺、委外人員失業,甚至導致GDP下降,但相較之下,影響仍屬可控範圍。

    顏擇雅認為,台灣比美國幸運的一點在於,「台灣至少還有罷免機制」,能夠快速透過民主程序解決政治僵局,還能一勞永逸,不用擔心總預算亂象明年重演,但美國人民目前能做的有限,只能寄望於司法救濟,然而這條路曠日費時,恐怕無法在短期內改變現況。

    她預測,美國政府的極端政策可能引發反噬,特別是涉及巴勒斯坦議題的爭議,在美國政治圈內極具爆炸性,或許將促使民主黨於2026年重掌國會,甚至可能再次推動對川普的彈劾;但她也直言,就算進入彈劾程序,最終也未必能成功,只會使美國政局進一步陷入混亂。

    「台灣公民現在是有力量保護憲政的,美國公民此時除了悲憤、憂慮,在下次投票前真的不能做什麼。」顏擇雅強調,台灣仍有民主機制可運作,而美國目前則陷入政局膠著,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所以我就是繼續支持大罷免,並期許天佑美國。」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