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新竹廠展示的晶圓圖片。彭博新聞
中國政府宣布8月1日開始將限制鎵、鍺這兩種高科技普遍使用的稀有金屬出口,顯然在報復歐美對中國的晶片、科技圍堵。路透社報導,產業界分析師指出,短期之內這兩項金屬價格上漲,但這兩種金屬別的地方也能生產,有替代管道,長期而言衝擊有待觀察。
有第二來源,長期待觀察設在台北的以賽亞調研公司(Isaiah Research)副總經理陳逸萍(Lucy Chen)說:「我們相信鎵與鍺對於半導體產業而言的確是重要的原料,而中國目前對這兩者的供應都超過80%。中國最近對於鎵與鍺的出口管制措施主要是直接影響到複合半導體領域,例如砷化鎵基板供應商住友、Freiberger與AXT,以及美國砷化鎵基板供應商Cree以及II-VI。這對於相關產品像是無線射頻、功率放大器、LED以及通訊設備有直接衝擊效應。」
她說:「儘管上述的砷化鎵基板供應商倚賴中國進口的原料,在日本、南韓、歐洲、美洲與其他地區都有第二來源供應商,可以控制上游原料短缺的風險。不過,在中國的出口管制下,鎵與鍺的價格可能上漲,其他供應商能否補足需求量將是我們接下來的觀察重點。」
丹麥Strand諮詢公司分析師史川德(John Strand)說:「鎵與鍺並不是幾乎沒有替代供應來源的稀土。這些金屬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取得,像是煤礦採礦的副產品。這項限制當然會造成價格上漲,但是對世界的衝擊,並沒有像中國遭受晶片限制的衝擊那樣痛苦。」
實質上的中國對美日歐報復行動英國市調集團CCS Insight的行銷長伍德(Ben Wood)說:「對於中國可能對美國與其他國家升級制裁進行反應,外界已經傳了很久。這是一次大膽的舉動,其影響要長時間才會顯現,但毫無疑問在許多產業扮演關鍵角色的原料會造成一些衝擊。」
日本大和總研經濟學家岸川和馬(Kazuma Kishikawa)說:「就我所看到的,他們的出口限制還沒有具體瞄準特定的國家。不過美國、荷蘭與日本顯然會在名單上,我認為可以公平地說,這是實質上的報復行動。」
「擊中美國的痛腳」中國國際礦業協會主席戴碧特(Peter Arkell)則是說,中國對於美國領導的晶片限制作出反應「毫不意外」,他認為中國掌控這兩種礦物90%產能,擊中美國的痛腳,很顯然是貿易談判的策略。
戴碧特說:「鎵與鍺只是多樣對於科技產業極其重要、中國也是主導性生產國的稀金屬之一。認為這些金屬短期內甚至中期內可以由其他國家供應,純屬妄想。」
並非不可克服瓶頸上海諮詢公司Intralink分析師蘭道爾(Stewart Randall)說:「中國的供應商將會失去客戶,如果中國真的限制出口,短期內這將引發供應問題。對我而言這並非不可克服的瓶頸,因為技術上這不是困難的瓶頸,這是供應鏈瓶頸,需要尋找新的供應商。」
另一要求匿名的中國鍺金屬供應商經理向路透社記者說:「在出口限制的新聞傳出後外國的詢問電話暴增。許多外國客戶,主要是美國、日本與歐洲客戶,都問申請出口執照是否將耗時2個月,他們是否需要緊急增加庫存。我們對國內市場的價格已經上漲到每公斤1萬人民幣(約4.31萬台幣),對國外報價漲到每公斤1,500美元(約4.67萬台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