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代理興起!在不久的將來,線上消費市場將變成AI與AI之間的溝通,互通標準尚待統一。太報繪製
今年初,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登高一呼,他明言 AI 的發展已進入 Agentic AI(代理式AI)時代,成為企業工作流程中的重要環節;未來更將進入 Physical AI(實體AI)時代。到底甚麼是 Agentic AI?與 Agent AI 有何不同?應用場景有哪些?將對消費市場帶來何種變革?本文帶讀者一次看懂。
機器學習→所有AI技術的基礎AI(人工智慧)發展史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代。1956年,美國達特毛斯會議確立 AI 的名稱和任務,被視為是 AI 誕生時刻。一開始,學術界、業界投入於機器學習(ML),這是所有 AI 技術的基礎。
到了1980年代,新的 AI 技術—深度學習(DL)誕生,它是 ML 的延伸,專注於神經網絡;且進一步推動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視覺(CV)的應用,前者處理文本,後者處理圖像數據。
一直到1997年,IBM電腦「深藍」擊敗西洋棋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十年後,2016年,AlphaGo擊敗圍棋世界冠軍李世乭,AI 的存在才廣為人知。但當時,AI還停留在少數人使用的階段。
2022年底,ChatGPT 橫空出世,催動生成式AI熱潮;包括 Google Gemini、微軟Copilot、中國DeepSeek 等陸續推出,讓一般普羅大眾都有了使用 AI 的機會。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認為,在生成式AI之後,代理式AI與實體AI時代將陸續來臨。李政龍攝
全球生成式AI市場年複合成長率達35.6%根據工研院預估,全球生成式AI市場將持續呈現高速成長,市場規模預計從2023年的113億美元攀升至2028年的519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35.6%。其中,亞洲市場成長動能最為強勁,預估CAGR達41.7%,展現高度發展潛力。
今年9月,阿爾巴尼亞產生全世界第一個 AI部長「蒂耶拉」(Diella),震驚全球。蒂耶拉雖無實體,但負責監督全國公共採購與招標案,並被賦予「零貪腐」的目標,象徵 AI 不再只是輔助工具或顧問角色,而是已進化為具決策能力的「AI代理人」(AI Agent)。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副總監徐富桂指出,AI部長的誕生代表一場深刻的技術遷徙,從雲端逐步落地與實體世界互動。戴嘉芬攝
甚麼是AI Agent?AI Agent 是以大型語言模型(LLM)為核心的自主軟體服務,具備感知、推理/規劃、行動、學習、決策能力的人工智慧系統;它不僅能理解任務目標、規劃策略做法,亦可自主執行任務,還能進行動態調整,以適應來自環境的各種變化。
美國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與電機工程客座教授吳恩達曾說,AI Agent 的核心是「規劃與反思」,一個強大的 AI Agent 能夠分解複雜的任務,制定執行計畫,並在執行過程中,自我反思與修正,以確保達到最終目標。
Agentic AI與AI Agent有何不同市場調研機構Gartner指出,代理式AI是一個廣泛的建構方法論,涵蓋多種 AI 解決方案,也包括 AI代理(AI Agent)以及 AI助理。而 AI Agent 則是實現這種方法論的軟體實作解決方案。
國內外有哪些廠商推出AI Agent應用國內外廠商紛紛推出不同領域 AI Agent 落地應用,包括餐飲點餐、客戶服務、多國語言翻譯、行車助理等,讓服務更貼近人們需求。例如聲麥無線(VMFi)推出的 AI語音即時翻譯系統,可用於機場或觀光景點,讓國際人士與客服人員以語音線上對談,透過螢幕進行翻譯,讓雙方順利溝通。
還有賽倫思(Cerence)推出的車用AI聲控系統,能讓駕駛者以語音與車用AI助理互動,進行資訊查找,地標圖像辨識、撥打電話、掃描支付停車費等動作。
工研院:AI代理引發產業4大變革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經理周駿呈指出,AI代理的興起將引發服務業結構性變革。首先,是消費行為的改變,從原本的「自己手動搜尋比價」轉向「AI代理幫你找、幫你談、幫你下單」。其次,是改變定價模式,從現行「授權買斷/定期訂閱」,轉變成「依成果/用量來計費」的模式,進一步催生即時分帳與微交易。
第三,是代理購物崛起,AI代理可能會配置存款帳戶或信用卡,進一步讓零售業建構專屬代理,金融服務業亦導入AI代理應用,降低獲利衝擊。第四,生態合作加快形成,包括品牌、雲端、金流、廣告與代理平台的多邊結盟,形成可組裝的AI代理供應鏈。
而根據麥肯錫調查顯示,曾使用AI搜尋工具(如ChatGPT、Copilot等)的消費者中,有高達44%視 AI搜尋為「主要且偏好」的搜尋入口,已超越傳統搜尋(31%);順應此趨勢,預估至2030年,美國B2C零售市場中,經由 AI Agent 完成搜尋、議價、下單與支付的「代理購物」交易總值將達1兆美元,占整體市場14%至16%,市場潛力可觀。
「代理經濟」可望在2030年邁向成熟階段AI代理興起之後,也將引發一場「代理經濟」。周駿呈認為,現今是代理市集甫興起的階段,必須建立AI代理之間能互動、信任和支付的互通標準如 MCP、ACP和A2A。預計到了明年,全球將有40%企業應用特定任務代理包括客服代理、銷售代理、IT代理、物流代理以及法務代理等。
他接著指出,2027年開始,代理經濟市場進入「加速期」,屆時傳統B2B平台交易將由其中一方或雙方的AI代理所主導。到了2028年,約有三分之一的使用者互動會改成在AI代理介面完成,包括個人零售和企業採購領域皆然。2029年之後,則逐漸進入「成熟期」,有至少50%的知識工作者會與代理AI協作,並依任務需要建立專屬代理。到了2030年,代理經濟成形,將出現市場領導者的寡佔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