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示意圖。資料照
蘋果和亞馬遜亮眼財報,激勵科技股買盤回溫,美股10月31 日歡喜收高。台股光輝10月大漲2400點,站上28000點大關震盪盤堅。展望第四季,投信法人表示,獲利了結壓力將浮現,不過過去數據顯示,11月上漲機率逾六成,因此10日均線不破,台股多頭趨勢仍在。聚焦AI伺服器供應鏈(如散熱、機殼、電源模組、PCB)。低基期補漲股電力股與航運股也出現轉強跡象。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自4月解放日以來,外資買超台股已逾6,000億新台幣,推升台股屢創新高。若進一步觀察外資淨匯入金額,自2023 年以來已累積超過3兆元,顯示外資對台灣市場的信心持續提升。外資回流不會只是短期現象,而是在地緣政治與科技成長的雙重支撐下長期的結構性趨勢。隨著資金持續流入,看好台灣市場將持續升溫。
統一投信表示,據彭博統計至去年底資料,近十個年度台股的各月表現中,9月通常是表現最差的月份,上漲機率僅有三成,漲跌幅平均為下跌1.6%。但今年台股9月上漲6.55%,強勢打破下跌魔咒,10月續揚再創新高。且歷史經驗顯示,11月到隔年2月是台股漲勢最強的時候,顯示年底為良好的布局時機。台股平均漲幅前三名的月份也都落在這個區間,依序為11月的3%、2月的2.23%、12月的1.72%。上漲機率方面,該期間的各月上漲機率至少六成,12月和3月的上漲機率甚至達到八成。
但市場也關注聯準會在最新利率決策會議上再度降息一碼,並宣布自12月起暫停資產負債表縮減(計畫,是否意味著市場資金流動性正逐漸吃緊?「鉅亨買基金」認為,停止縮表並非流動性危機的預兆,而是為提前防範潛在風險,確保金融體系穩定。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上刻意淡化市場對連續降息的預期,顯示政策焦點已從抑制通膨轉向穩定經濟與金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