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廖瑞祥攝
                            
                        
                    聯發科3奈米天璣9500上陣,叫好又叫座,但聯發科法說中第三季毛利率46.5%來到四年新低,預估第四季毛利率恐下探44.5%,等於被打回五年前的水準。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在2017年就任時,立下的「毛利率防線」逐步失守,也驗證外資示警手機晶片面臨晶圓、記憶體成本轉嫁困難的窘境。
聯發科積極卡位AI ASIC戰場,蔡力行在今天在法說釋出,明年AI ASIC就將貢獻10億美元營收,並持續與第二家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公司洽談新的資料中專案,並對此深具信心。去年起各大CSP擴大資本支出 ,因此上調2028年AI ASIC可達到500億美元,聯發科有望拿下逾10~15%的市占率。
但在卡位AI ASIC市場之際,聯發科引以為傲的手機晶片卻傳來隱憂。聯發科今年第四季毛利率恐下探44.5%,這個數字等於是退回2020年的水準。聯發科也說明,第四季毛利率有考量產品組合,手機晶片毛利率是低於公司平均。
由於天璣9500用上台積電3奈米製程,近期DRAM價格調漲,外資就估算,光DRAM+NAND記憶體總成本已達110美元,與聯發科高階晶片天璣9400晶片110-120美元的定價相當。若2026年記憶體成本上漲50%,將對智慧單晶片的成本占比構成壓力。
明年聯發科將挺進2奈米製程,晶圓價格和記憶體價格雙漲,更遑論其他零組件成本疊加,手機成本如何轉嫁成了燃眉之急。無怪乎,在今年第三季法說時,聯發科拍板釋出, 在產能吃緊的情況下,將策略性地調整價格,並分配各產品線的產能,以反映不斷上升的製造成本。
蔡力行在2017從中華電轉戰聯發科時,當初他就任時就許下一個目標,毛利率就代表公司產品有高附加價值,因此每年毛利率都要維持相當的水準,這次毛利率守衛戰能否成功,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