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今日舉辦新舊任院長交接典禮,劉文雄卸任,由張培仁接任。戴嘉芬攝
工研院原任院長劉文雄即將退休,工研院日前已宣布由張培仁接任,今日(10/27)舉辦院長佈達暨交接典禮,由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主持,由經濟部政務次長何晉澹佈達新任院長張培仁,他肯定張培仁是兼具政策及國際視野的科技管理人才,期許肩負起帶領工研院以科技實力發揮影響力,再創高峰的重要使命;同時也感謝前院長劉文雄帶領工研院聚焦市場導向的研發,積極協助產業轉型升級的貢獻。
工研院卸任院長劉文雄表示,當年返台服務,源於對家鄉的使命感,並銘記父親「有心要做,得做啊好」的期勉,成為他投身科研與產業推動的初衷。他感謝蔡前總統,賴總統及經濟部歷任部長沈榮津、王美花、郭智輝及龔明鑫的支持與指導,讓工研院在5+2產業創新、防疫科技、淨零轉型、綠能科技及半導體布局等方面穩健前行。
劉文雄也感謝歷任董事長的信任,讓工研院持續扮演產業轉型的關鍵角色。他相信未來在吳政忠董事長與張培仁院長的領導下,工研院必將展現新氣象,並祝福工研院精神代代延續、薪火不息。
新任院長張培仁為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士、美國康乃爾大學理論及應用力學博士,為科技政策與研發管理專家,曾任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副執行秘書、中華民國微系統暨奈米科技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主任秘書、工研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 院長等職。
張培仁的研究專長包括機電系統、工業級感測與數位化技術,並長期參與產學合作與科技政策推動,為我國推動科技發展與產業創新的重要推手。未來,工研院將以「創新」為核心、以「信賴」為橋樑,和政府、產業界、學界,以及國際夥伴攜手合作,一起為臺灣開創新的產業榮景,打造具全球影響力的創新生態系,共同邁向下一個黃金時代。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表示,張培仁不僅思維創新,更能將構想化為行動,從學界、公部門到工研院,始終扮演理念與實踐的橋梁,推動科技成為產業創新動能。擔任工研院副院長期間,親自率團前往捷克、芬蘭、立陶宛與矽谷等地推動計畫,積極促成與多國的技術合作,涵蓋生醫、機械、材料化學與綠能等多個領域。
他指出,張培仁努力讓世界看見台灣,更讓工研院成為臺灣科技外交的重要窗口。面對AI、淨零、資安、量子與國家韌性等挑戰,期許張帶領工研院,結合深厚技術底蘊與 AI、晶片等新興科技,推動AI多元應用與機器人發展,促進產業升級與轉型;同時深化與學界合作,強化基礎科學與應用研究的鏈結,讓科研成為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
新任院長張培仁致詞時坦言,心情比起九年前,與他當副院長時不同,現在國際局勢變化較快;九年前,美國總統比較穩定,如今,產業界變動快速很多,此時接任備感壓力。
他提到昨天有同仁問他,會不會緊張?他開玩笑說,當不上才會緊張,現在當上了就不緊張了。
張培仁指出,未來將聚焦三方向推動發展:首先是「凝聚專才」透過凝聚院內外專才,激發跨機構跨領域協作,整合產學研能量,並依各產業需求及全球競爭態勢推動技術發展,發展前膽及關鍵技術,協助台灣在全球科技競賽中占得先機。
其次是「深耕台灣」、以創新驅動產業轉型,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包括協助政府擬定產業發展策略、確保高科技產業競爭優勢,以及輔導中小傳統企業升級轉型。
第三是「布局全球」,運用工研院在國際的據點,結合台灣的研發能量,對接國際資源,提升台灣在全球的能見度,並持續協助政府經貿合作、協助產業布局全球,促進產品行銷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