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啟程前往亞洲訪問,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APEC場邊舉行雙邊會談。路透社
2025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月底將在韓國慶州舉行,在美中關稅戰推波助瀾下,這段時間不斷上演大國角力戰,美中兩強相互放話之後,川習會預計於30日登場,這場眾所矚目的會議,最終會是握手言和的局面,還是擦槍走火推升雙方緊張關係,全球屏息以待。
今年APEC是由KPOP影視產業獨步全球的韓國主辦,用心鋪陳搭建舞台,邀來AI教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首度站上APEC舞台,借力使力,助三星等韓企一臂之力,趕搭AI列車,可謂用心明顯。
2025慶州APEC峰會,不管是場內21個會員經濟體領袖多邊會議,或是場外領袖雙邊會談,在國際政治、經貿秩序以及AI產業發展議題上,都讓這場在新羅古都慶州舉行的亞太盛事,成為國際注目焦點。
APEC成立背景以及台灣參與狀況?APEC成立於1989年,是亞太區域重要的經濟諮商論壇,主要工作方向為促進會員間的貿易及投資自由化、商業交流更便捷及經濟與技術合作。是以開放性的對話及全體共識,作成決議,再由會員採自願方式執行,不具強制拘束力。
其中,APEC經濟領袖會議是APEC組織的最高決策層級會議,按例於部長級年會後召開,並由各成員經濟體的領袖(元首)出席。
台灣受限於中國等因素,是由總統指派領袖代表與會。前副總統蕭萬長、已故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前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總統府資政林信義、前總統府資政宋楚瑜均曾擔任領袖代表,另外,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已7度擔任領袖代表出席APEC。
今年總統賴清德敦請總統府資政林信義代表台灣出席2025年APEC經濟領袖會議,這也是他第三度擔任APEC領袖代表。
全球關稅戰火下,慶州APEC有何亮點?今年APEC有2大焦點,第1,美國總統川普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望藉此場合會談,也就是全球高度矚目的「川習會」,如果如期舉行,這將是川普今年1月再次入主白宮之後,美中元首的正式會談。
值得注意的是,川習會的消息才剛躍上新聞版面,美中角力就已白熱化。
中國官方10月9日針對稀土連發6份公告,美媒形容最新措施是「幾乎前所未有」的出口管制,這也點燃川普怒火,揚言對中國加徵100%關稅,過幾天後,川普態度有所軟化,在自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稱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非傷害它」,展現出較為和緩的立場。
外媒解讀,美國與中國在「川習會」登場之前,動作頻頻,是兩國領導人想為自身增加談判籌碼。
「川習會」若按計畫舉行,將於30日APEC峰會期間登場。美中兩強的角力、貿易戰走向,攸關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前景。
第2焦點則是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出席韓國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企業領袖高峰會(APEC CEO Summit),並打算會晤全球領袖與韓國企業高層。
傳出黃仁勳將會晤韓國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SK Hynix)的高層,這2家公司均生產用於AI資料中心的記憶體晶片。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黃仁勳應是希望強化輝達與SK海力士、三星電子在高頻寬記憶體的供應,有「固樁」的意味,同時藉由APEC重要國際場合,倡導推動AI、主權AI的理念。
除了上述2大看點,APEC峰會本來就集結各國政要,台經院國際處研究員許峻賓指出,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甫上任,她過去對中立場較明確,外界也將關注此次APEC峰會上的中日互動。
台美關稅談判藉APEC加快進度?賴總統日前公開表示,台美關稅談判近期應會有好進展。經濟部長龔明鑫也說,就他了解,台美雙方已有方向上的共識,正待等總結會議最後確認,稅率有機會往下降且不疊加。
有鑑於此,台灣民眾高度關注,台灣是否能APEC峰會上,把握天時地利,為談判進展添柴火。
外交部長林佳龍先前透露,正在交涉於APEC與理念相近國的場邊會議,如果美方有安排與關稅談判相關的人選,「應該也會自然地接觸」。
由於APEC場合上,各國領袖代表可藉由雙邊對談,洽談各自有興趣的議題,這讓林佳龍的說法充滿想像空間。
台美談判期間,台灣談判團隊主張以「台灣模式」投資美國,複製科學園區的經驗,在美創造產業聚落,美方對此正面看待。
而台灣今年雙部長年會代表為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誠文、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國科會是科學園區的主管機關,吳誠文熟知台灣高科技產業的脈動與前瞻布局,楊珍妮則正好是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
外界期待,台灣能藉由此次重要國際場合,以面對面、近距離接觸的方式,與美方達成共識,讓對等關稅議題塵埃落定。
台灣在APEC如何發揮影響力?今年APEC主辦國韓國以AI為主題,台灣正好可以發揮科技實力;賴總統在行前記者會上,交付領袖代表林信義3個任務,其一就是與理念相近的經濟夥伴,分享發展半導體等先驅產業的經驗,其二,讓國際知道,台灣正加速推動以人為本的AI發展,作為實現APEC共同願景的助力。
雖然韓國作為主辦國,具有主場優勢,但當全球有著共同的產業發展目標,台灣又掌握AI晶片與硬體供應的命脈,不只能在國際場合放大自身影響力,甚至可能走出新的外交道路。
另外,台灣長期耕耘APEC數位領域,獲得不少正面迴響的提案,如2021年提案「運用數位科技促進貿易」,促使會員連署及採認,APEC經濟體成員國也曾訪台灣,參訪林口長庚醫院,見證台灣在數位健康、智慧醫療競爭力。
美國總統川普奉行保護主義,顛覆全球經貿秩序,並揚言退出WTO。近年WTO影響力弱化,APEC是否受到牽連?
許峻賓認為,APEC有彈性、不具強制拘束力的特性,過去曾被指為是劣勢,如今看來,反而是優點。
許峻賓分析,國際政經局勢動盪之際,重要國際組織可以凝聚眾多經濟體的共識,但透過協定、條款,就要100%落實,然而,每個國家經濟發展程度不一,國內也可能面臨不同挑戰,適時保有彈性,有助於大家朝向共同目標前進。
回顧先前案例,2012年,APEC經濟體共同採認54項環境商品清單,並同意致力於2015年底前該清單商品關稅降至5%以下。實際上,許多會員國並未在2015年底達成目標,而是依照各自國內挑戰與程序,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