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亞洲行凸顯貿易與關稅挑戰 各國重大議題一次看

    2025-10-24 21:22 / 作者 中央社
    美國總統川普10月23日在白宮國宴廳宣布新措施,進一步打擊犯罪集團與人口販運。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啟程前往亞洲,訪問馬來西亞、日本及韓國,川普此行對區域內各國具有重大經濟意義,鑒於其與華府的關稅協議仍懸而未決,且美中貿易爭端仍持續升溫。

    川普(Donald Trump)本月26日至27日將出席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接著訪問日本,再於29日赴韓國參與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並可能在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以下為法新社所彙整的各國關鍵議題。

    中國:「川習會」將討論稀土?

    川普跟習近平可能在韓國舉行會談前,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先赴馬來西亞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進行貿易談判。

    美中貿易緊張局勢近日升溫後,川普22日表示,他希望與習近平「就一切事務達成協議」。

    北京先前宣布將加強管制稀土元素出口,作為回應,川普揚言對中國加徵高額關稅。

    日本:高市早苗面臨挑戰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將在東京接待川普。

    美國今年7月同意降低對日關稅,但要求日方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作為交換條件。然而,東京僅承諾其中1%至2%為直接投資,其餘則以貸款跟擔保形式提供,川普與高市早苗會晤時可能談及這項分歧。

    另項關鍵議題是華府可能要求東京停止自俄羅斯進口液化天然氣,俄國是日本的液化天然氣第3大供應國。

    南韓:邁向達成協議

    首爾努力與華府達成貿易協議之際,貝森特上週談到,雙方接近完成協議。

    南韓總統政策顧問金永範(Kim Yong-beom,音譯)則指出,兩國已獲重大進展,但協議細節尚待商榷。

    川普7月宣布,同意將韓國銷美產品的關稅降至15%,交換條件是首爾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不過,投資相關條款仍在激辯中,且汽車關稅仍存。

    馬來西亞:協議進展順利

    外界預期,馬來西亞將在川普訪問吉隆坡期間與華府敲定貿易協議。根據大馬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談判進度已達成99.9%。

    安華表示,兩國政府也將簽署加強貿易跟投資的「初步協議」,且「半導體、人工智慧(AI)、數位與能源全包含在內」。

    印尼:等待協商再啟

    雅加達和華府已於7月達成初步的關稅協議,印尼經濟統籌部長艾朗嘉(Airlangga Hartarto)先前曾說,最晚將於12月敲定對等關稅協議細節。

    不過艾朗嘉20日提到,由於美國聯邦政府目前陷入停擺狀態,相關談判目前「暫停」。

    越南:家具出口面臨壓力

    越南7月與美國達成關稅降至20%的協議,但仍面臨特定產業關稅的衝擊。

    華府10月中旬對進口家具施加25%關稅,而家具高占越南對美出口10%。河內當局談到,希望以公平、平等和互惠為基礎,推動貿易協議的談判進程。

    印度:期盼和解

    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預計透過視訊參與東協峰會,新德里目前尚未與川普政府達成正式貿易協議。

    華府8月將對印度商品關稅增至50%時,美印關係出現惡化,但川普跟莫迪後來均軟化措辭,兩國似乎有望和解。
    中央社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