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A1泡沫化2-2】黃仁勳戰略簡單粗暴!不管ROA年拚3專案9個月內就生產

    2025-08-24 06:10 / 作者 陳俐妏
    黃仁勳今年第三度來台。李政龍攝
    AI霸主輝達財報下周將揭曉,執行長黃仁勳22日旋風訪台,直言就是為了Rubin新平台6款新晶片,拜會台積電而來。黃仁勳如此緊盯供應鏈,就是為了將量產時間縮短至極致。供應鏈業者分析,黃仁勳的策略一向簡單粗暴。每次開發完馬上迭代, 每一年3個專案,9個月內就要生產,目的就是讓對手跟不上,保持領先優勢。

    黃仁勳22日受訪時表示,輝達新一代的架構叫Rubin,已經完成設計定案,6款全新的晶片給台積電。新的CPU,新的GPU,新的NVLink交換器,新的網路傳輸晶片,新的網路交換器,以及新的矽光子處理器,所有這些新的晶片,全都在台積電的晶圓廠,等不及去感謝他們,這麼努力地生產營運。

    供應鏈指出,輝達的產品策略很清晰簡單,輝達不考量資產報酬率(ROA) ,就只考慮市占率,一般供應鏈重視ROA,就是要把產品世代拉長,投資才會有效益,但在黃仁勳眼中就會失去競爭力,因此輝達就是透過產品快速迭代,讓競爭對手AMD沒有喘息和跟上的空間。但這對供應鏈也會是雙面刃,雖輝達願意給予供應鏈高毛利率空間,但快速更代所要研發投入的資源,必非所有供應鏈廠商能跟得上。

    而華爾街分析師也力挺輝達,美股財報季已經預告輝達仍有望交出亮眼財報。Meta、微軟、Alphabet和亞馬遜四大CSP巨頭均承諾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成長,而輝達約40%的收入來自這四家公司,外資目標價最高上調達60%,最高目標價喊到240美元。
    陳俐妏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