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文看懂】川普對等關稅上路誰最慘?中國是輸家或贏家?

    2025-08-08 14:26 / 作者 李寧怡
    2025年8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實施的「對等關稅」8月7日上路,對90多個貿易夥伴課徵15至50%不等的關稅,勢將改寫全球貿易秩序。彭博新聞指出,川普的關稅措施將縮減全球經濟規模,也使美國與盟邦和對手之間的關係同樣陷入緊張,甚至已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可能受到損害。

    不過川普及其幕僚當然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關稅收入可用於填補川普《大而美法案》大幅減稅而短少的財政收入,而各國及企業承諾的對美投資則可提升美國的就業。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7日在《紐約時報》撰文稱,川普數月來實施的關稅政策已為全球經濟創造了新時代,並稱之為「登拜里體系」(Turnberry system)。登拜里是川普在蘇格蘭的高爾夫球場名稱,美國與歐盟7月底在此宣布達成貿易協議。

    胡蘿蔔Vs.大棒

    葛里爾說,新的關稅體系奠基於一個簡單前提:川普將「銷售商品到全球利潤最豐厚消費市場的權利」視為「胡蘿蔔」,關稅則是強而有力的「大棒」。

    8月7日起實施的對等關稅,將使美國幾乎所有貿易夥伴的關稅都大幅調升。根據彭博經濟研究部門(Bloomberg Economics)估算,美國平均關稅稅率將達到15.2%,遠高於去年的2.3%,達到近百年來最高水準。據估算,至2027年底,全球GDP將比原本預期減少2兆美元。

    美國上一次實施超高關稅政策,是1930年胡佛總統任內推動的《史慕特-霍利關稅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當時美國關稅稅率平均達19.8%,但也因此導致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更加惡化,且持續更久。

    目前,由於中國與美國正處於關稅休戰期,美國對中國產品普遍徵收30%累進關稅(自4月曾短暫實施的145%調降);英國、澳洲、新加坡等關稅稅率為10%,受影響最小;歐盟、日本、南韓已與美國達成框架協議,稅率15%;瑞士意外被課徵高達39%的關稅。

    未被列入課徵「對等關稅」的國家,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則課徵10%基準關稅,但有少數例外。

    不過,川普在課徵高額關稅的同時,也為部分產品與企業打開免稅大門。截至8月7日,川普政府已對逾1兆美元商品給予關稅豁免,相當於2024年美國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一,受益者包括蘋果、三星等大型科技企業。

    誰是川普關稅的最大輸家?

    印度是可能受影響最大的國家,除對等關稅稅率25%以外,還因進口俄羅斯原油遭川普再加徵25%,後者若於8月27日如期生效,總稅率將達50%。根據彭博經濟估算,屆時印度對美出口額將大減60%,GDP將滑落9%。

    此外,美國對印度的關稅稅率遠高於印尼(19%)、越南(20%)等東南亞國家。由於東南亞是印度爭取美國建立供應鏈的競爭對手,此一情況也對印度非常不利。不過印度與美國仍在協商,稅率仍可能改變。

    瑞士遭課徵39%的關稅,包括手錶、巧克力等品項價格將大漲,藥品則暫時豁免;相較之下,歐盟國家的稅率則為15%,對瑞士極為不利,情況與印度相似。

    有人是贏家嗎?

    目前看來,獲得關稅豁免的企業是大贏家。川普4月2日發布「對等關稅」行政命令時,長達37頁附錄列出逾千項免關稅產品,4月11日又宣布手機、筆記型電腦及其他消費性科技產品也在關稅豁免之列。

    根據彭博分析,4月2日後的兩個月間,產品獲豁免的企業省下190億美元的附加關稅,其中蘋果、三星電子省下的金額都很可觀。

    中國是贏家還是輸家?

    彭博稱,中國到頭來可能是贏家。中國對美出口減少,但有跡象顯示,中國正將商品銷往其他市場;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美國發動的關稅戰可能導致部分國家向中國靠攏、視中國為更可靠的貿易夥伴。

    分析指出,川普的關稅政策恐使美國成為全球經濟中的「保護主義」孤島,反而推升中國產品的競爭力;此外,川普的政策雖意在刺激美國國內製造業發展,但因進口原料也被課徵關稅,美國產品在全球的競爭力恐將下滑而非提高。

    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 Lawrence Summers)就表示:「我們採行這些政策後,有一個真正的贏家,他的名字叫作習近平。」

    對等關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美國進口貨物中有半數是零件與原料,進口成本上升將削弱製造業競爭力。由於目前不清楚對等關稅會實施多久,許多製造商與消費者仍在觀望,不確定帶來重大影響。
    雖然川普希望藉關稅刺激國內產業復甦,但目前並未顯著提升就業率。川普4月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後,美國製造業已流失3.7萬個工作機會。

    由於關稅會引發人們擔憂通膨升高、經濟放緩,可能因此導致經濟衰退。即使經濟衰退未發生,由於進口關稅增加6倍,經濟成長仍將面臨壓力。

    根據聯邦準備理事會(Fed)2018年提供的模型,關稅每提高1%,GDP會減少0.14%、物價則上升0.09%。依此估算,8月7日對等關稅上路後,將導致美國GDP下降1.8%、通膨增加1.1%。

    關稅實際上由誰負擔?

    川普號稱關稅將帶來每月300億美元稅收,但關稅依法是由美國進口商繳納,研究顯示最終通常會轉嫁給消費者。

    部分進口商可能與供應商重新談判,分擔部分成本,因此供應商也可能承擔部分關稅。

    美國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報告,關稅已對該公司最新一季獲利造成11億美元損失;福特(Ford)預估全年將損失20億美元;豐田(Toyota)則警告年損失恐達100億美元。

    川普政府宣稱,真正負擔關稅的還是供應商,因為供應商會降價,匯率也會有所調整。不過實際上目前並未出現顯著跡象,進口價格數據並未明顯下降。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