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造成產業布局出現變化,製造業對東南亞偏好減少,金融業對美投資配置比例下降。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後,造成全球供應鏈與金融市場劇烈動盪,北威國際集團今(5/13)日發布2025年經濟展望調查,示警今年下半年需關注三大風險訊號,海外投資部份,
製造業轉向最明顯,對東南亞的偏好從近6成5降至5成4,對墨西哥偏好提升至1成7;海外金融投資部份,
美國吸引力下滑,歐元區及中國成為新焦點;回到國內方面,景氣與家庭經濟雙重下修,消費與投資意願同步受抑。
北威國際集團今日舉辦川普關稅戰因應策略論壇,並在會前發布2025年經濟展望調查,由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劉憶如主持。她表示,首先在海外直接投資(FDI)風險分散思維加速,
東南亞與美國雖然仍是受訪企業最主要的海外投資地區,但相較今年1月顯著下降,分別下滑17.9%與6%,反映企業對其地緣與政策風險的再評估。
反觀墨西哥為本次調查中成長最多的地區,自4.3%增加至16.7%;其次是中國,從12.4%增至21.4%;印度與全球南方、東北亞、加拿大、西歐地區也有大幅成長,顯示企業正在尋求更廣泛的市場分散配置,降低單一區域風險。
若以產業別來看,
製造業轉向最為明顯,對東南亞的偏好從64.9%降至54.4%,對墨西哥由3.5%升至17.7%;而資訊、科技業持續聚焦美國達57.6%,反映其對技術資源與市場成熟度的依賴。
其次是海外金融投資,劉憶如提到,
美國依舊位居首選,但配置比例從今年1月調查時的83.3%高點大幅下修至44.9%,近乎腰斬,顯示市場對其政策與匯率穩定性疑慮升高,但
歐元區自12.1%增至35.4%,中國也自16.3%增到31.8%,受惠成為主要替代地區。
進一步交叉分析顯示,
金融業對風險轉變尤為敏感,選擇美國的比例自82.6%降至48.8%,顯著轉向歐元區37.4%與中國35.0%,突顯其降低對美元資產曝險的調節行為。
調查指出,有超過9成的受訪者認為,川普關稅政策將持續加劇全球經濟衝擊,高達72.6%受訪者將調整海外直接投資(FDI)佈局,包括川普政策不確定性高、原本與美國相對友好的國家也被課徵關稅、分散供應鏈風險、配合客戶改變投資策略等四大因素。
另外,劉憶如提醒,對整體經濟預期全面走弱,企業與家庭信心同步劇降,雖然薪資預期仍具韌性,但通膨壓力增強下,實質薪資購買力仍具下行風險,其中製造業對景氣展望預期的轉變最大,持平或成長的比例從今年年初的63.8%降至僅5.6%。
根據調查,有75.3%的受訪者預期國內今年通膨將上升,以學術、教育業與大陸台商最為顯著;有73.6%的人預期美國聯準會將於年底前啟動降息,預估將降息兩次者比例最高、為31.5%;而金融業有81.9%預期年底前會降息,反映金融業對資金成本與市場波動高度警戒。
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分析,觀察今年1月跟4月的展望調查,景氣不看好、不確定因素增加,對中國的投資布局卻增加1倍以上,在高關稅中是十分罕見,企業布局考慮關稅和匯率兩大問題,在不確定因素增加,企業評估海外投資的態度,要探究是短期反映還是實際部局。
北威國際集團於今年4月18日至28日針對產學界及海外台商進行最新一輪經濟展望調查,回收435份有效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