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示意圖。取自Unsplash
信用卡龍頭中國信託銀行今年1月起,若持卡人一年未使用電子票證自動加儲功能,就取消該功能,由聯合卡改換一般信用卡,預估可省下大筆授權費,吸引其他銀行跟進,包括台新、玉山、永豐等都陸續上路。
信用卡附加電子票證幾乎已是標配,主要以悠遊卡、一卡通及icash等3大電子票證為主。不過,信用卡若加掛電子票證功能,銀行需付電票業者一筆「錄碼費」,約50元左右,以中信銀行去年9月發出新卡7.3萬張為例,就要約365萬元。
除了要支付錄碼費,由於持卡人慣用卡僅1至2張,其餘卡片不見得會使用到電子票證功能,「有而不用」,但銀行端仍要支付錄碼費,形成一筆成本壓力。
中信銀行因此於今年1月1日起,針對加掛悠遊卡、一卡通、icash等3大票證的聯名信用卡,若一年內未使用加值功能,換發卡片時即不給具電子票證功能,改發一般信用卡。
中銀銀行此舉掀起帶頭作用,台新銀行宣布自今年2月10日推行相同規定,玉山銀行及永豐銀行也公告,預計今年7月1日起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