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傳媒總編輯張潔平。翻攝張潔平臉書
曾任國民黨智庫特約副研究員的曾柏文,近來遭作家吳曉樂指控性騷後,陸續有受害者出面指控,人數多達二位數,多是發生在曾柏文任職端傳媒評論總監時期。時任總編輯張潔平今天(6/6)表示,對此,她責無旁貸。對於受到騷擾的朋友來說,她知道道歉已經太晚了,但也感到很憤怒,「那麼多人盡力工作建立起的平台與品牌,卻成為性騷擾得以發生的背景。」
張潔平2018年離開端傳媒,今在臉書揭露當時內部對曾柏文的處置。她指出,端傳媒橫跨多地辦公,曾柏文是駐台北的評論主管,張潔平駐在香港,定期來台灣出差、與台灣的同事見面開會。2016年底,她從香港到台灣出差,第一次聽聞曾柏文有騷擾女性的風評。
張潔平指出,當時,曾柏文在端傳媒工作已近12個月,因為工作表現不符預期,他們正在尋找台灣評論編輯的替代人選。與此同時,她聽聞曾柏文似乎有騷擾女性的記錄,於是請朋友轉告被害人可以私下聯繫她,不過,當時收到的回覆是,當時的當事人還沒準備好、也不想向公司提出正式的申訴與指證。
張潔平說,她回到香港之後,就正式啟動曾柏文的離職程序,離職日落在2017年的3月。因為曾的性騷爭議僅止於傳聞,張多以「工作不符合公司要求」作為曾的離職原因,並沒有說出另一原因。
張潔平表示,看到至今爆出的種種案件,「我深深明白:當時的我,實在是疏漏了很多事情,才讓錯誤的行為在隱蔽的結構裡持續了這麼久。僅僅是加速離職,並沒有讓事實浮出水面、沒有警告提醒、也沒有修正的機會。」
而她也承認,如果不是這一次 Metoo 運動,若時間推回到當時,如果她依然在當時的處境、當時的認知裡,她可能會重複這種疏漏。她強調,「Metoo 所要指證的性騷擾行為,藏於權力結構的死角,這是它的核心。」
她表示,以媒體為例,一方面,媒體公司深入公共場域,通過內容發揮影響力,影響力愈大,也會形成愈大的隱形文化權力空間;另一方面,評論主管職位是少數要與大量自由作家交流,並掌握稿費分配的位置,在這個職位上,有一個顯形的權力空間。這兩個空間疊加,形成了一個真實的權力結構。
張潔平指出,以她當時總編輯的位置,應該去建立一個讓人感到安全的投訴通道,並引入反性騷擾的處理機制,讓當事人不被人際關係的猜忌困擾,而願意、並能夠放心發出聲音。
張潔平說,這是她的疏失,沒有在公司初創時期,就建立起制度,把「對性騷擾零容忍」的態度透過適當而成文的規定,傳遞給所有可能跟端傳媒互動的作者、合作方與讀者。
「這兩天在搜尋、收集過往資料,釐清與比對事實時,我常常想起『沒有人是局外人』。」,她認為,權力與責任應該成正比,身在其位的人,更應該覺察它,具體地制衡它。最後,她向受害者喊話,「如果當年的你 / 妳,在今天看到這篇文章之後,改變了心意,願意告訴我或端傳媒更多資訊與證據,請務必聯繫我們。」
對此,有網友留言表示不捨,「好好一個專業媒體平台竟像沾到屎,真讓人痛心」,財經網紅胡采蘋則跳出來讚賞她的態度:「整個事件下來,最有guts出來承擔的還是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