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右)2025.11.26接受Pop Radio電台撞新聞節目主持人黃暐瀚(左)訪問,說明全民防衛手冊普發以及1.2兆國防特別預算。截自Pop Radio YouTube直播
賴清德總統在美國華盛頓郵報投書,表示將會提出一項總額400億美元、約為台幣一兆兩千億的國防特別預算,來提升台灣的防衛、保護民主,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今天(11/26)上午出席電台節目專訪時表示,國際智庫與美方學者都提及台灣應對中國進犯威脅,準備的時間有限,因此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強化實力,以達到嚇阻的、盡可能的去延遲對方可能進犯的各種的意圖。而且俄烏戰爭顯示,現代戰爭形態已完全不同,所以更多的無人載具跟不對稱戰力的投資,是有必要性的,而且投資台灣之盾(T-DOME)是更能有效益的運用多層次防空系統應對威脅。
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今天上午接受Pop Radio電台節目主持人黃暐瀚專訪,談及,賴清德總統在美國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投書,表示提出一項將會提出一項400億美元、約為台幣一兆兩千億的國防特別預算,來提升台灣的防衛、保護民主,問林飛帆事前是否知道此事。
林飛帆表示,國防特別預算這個事情其實經過了非常長時間的討論,接下來國防部很快就會有對外相關的說明,我們現在為什麼要強化國防的投資跟包括增加國防預算。第一,所有的軍事的投資,都是有應對敵情威脅的必要性,所以我們不會建構一個國防的投資的計畫是沒有辦法針對所要面對的威脅的,所以第一個他一定是有所需求。
台灣規劃建構「台灣之盾」(T-DOME)整合多層次防空武器系統,更有效率應對中國飛彈與遠程火箭威脅。國防部「2025年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強弓飛彈。李政龍攝
對於台灣的防衛需求,林飛帆指出,首先台灣現在急需要發展的不對稱戰力,是必須擴大投資的其中一個關鍵。第二個是我們必須加速投資在包括新興跟創新科技,包括如何運用AI。林飛帆說,賴清德總統在國慶的演說當中有提到, 也在這次投書當中有提到T-DOME 就是「台灣之盾」。台灣之盾其實要發展的就是一個綿密飛彈防禦系統。
林飛帆說明,「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台灣本身已經有好幾層不同的飛彈防禦系統,我們的彈防禦系統的密集程度其實不輸給其他的國家,但是如何把不同的界面整合在一起,更有效的去分配這個資源,包括說當敵方如果是用比較便宜的武器,不管是無人機、遠程火箭,我們能不能夠用相對應成本資源比較少的方式去做應對。包括接管敵方無人機等,有效的去應對。所以這個是我們正要發展的所謂T-DOME「台灣之盾」的核心概念。所以整合這整個系統,不管是多層次的防空飛彈的系統,包括從感知能力(感測器Sensor)到正式能夠以火力應對,這整套系統如何建構,這是目前我們正在努力的工作。
主持人問到,這一項總額高達新台幣一兆2千億的國防特別預算,面對目前國會藍白還是占多數,行政院提出之後,如果在野黨立委並不支持的話,預算還是沒有辦法能夠被通過,該如何應對?
林飛帆表示,「我們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夠爭取到更多立委的支持,包括這個跨黨派立委的支持,其實不只是我們自己在努力,我們也看到美方也很努力。美方之所以努力的原因,並不是說因為很多人會說『美國人要賣我們武器』等等之類的想法,並不是,而是因為美方希望台灣能夠更快的具備所有必要的防衛的能力。」
林飛帆強調,其實很多國際的智庫、或其他的美方的專家,一直不斷在提到,台灣的時間有限,我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強化我們的實力,以達到嚇阻的、盡可能的去延遲對方可能進犯的各種的意圖。
主持人問,所以這個是其實同一個概念,就是增加韌性、 然後告訴可能想要對你有侵略意圖的那一方,讓他知道我們是做準備的,所以降低他想要侵略你的意圖跟動機對不對,都是同一件事嘛?對不對?
林飛帆表示同意,並且強調,所以當然在這個國防的實際的投資上面,當然還有實質上這個能力的建構。因為從俄烏戰爭戰場的畫面確實已看到戰場環境已經完全不同了,現代戰爭的形態也已經不一樣了,所以更多的無人載具跟不對稱戰力的投資,是有必要性的。
林飛帆也強調,台灣作為防禦性的國家,我們並不是要去擴張,跟去侵略別人的國家。所以我們在武器系統方面 ,項的工作其實是應該是以更有彈性、不對稱的方式去做思考。所以機動式的武器的載台,甚至是說能不能有更多的投資在可能包括海馬士等相關的武器設備,其實這是我們現在正在1.2兆的國防特別預算當中,要進一步做討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