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長洪申翰認為,未來外送員專法上路不會讓外送變貴。行政院提供
勞動部外送員專法草案明定,每單外送期間換算時薪後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時薪1.25倍等,外送員工會日前表示可接受,也強調這比平台號稱外送員平均時薪低,因此增加成本不應再轉嫁消費者。外界優先是否會讓外送未來變貴,勞動部長洪申翰說自己也是重度使用者,要大家不用擔心漲價。但第一線的外送員則擔心,未來恐怕會接不到單。
勞動部日前預告《外送員權益保障及外送平台管理法》草案,除了外送員外送期間之時薪,不得低於最低工資的1.25 倍。若以明年最低時薪196元估算,底限為245元。另外,規定平台也要為外送員加保團體傷害保險、責任保險與職災保險,確保外送工作具備基本保障。
根據《鏡週刊》報導,洪申翰接受專訪時回應,外送員全台已超過10萬人,勞動部不可能忽視這群勞動者的權益。他指出,外送員與一般承攬模式差異極大,處於相對弱勢,因此有必要透過新法規補強保障。
洪申翰也坦言自己是重度使用者,因此消費者關心是否會漲價的問題,洪申翰解釋草案目的不是替外送員「加薪」,而是設定最低底限,避免平台下修報酬。他說,平台目前給外送員的時薪普遍落在270至290元,而專法訂出的最低底限245元,比現行水平更低,「這不會造成外送費用變相上漲」。
《鏡週刊》採訪一名跑三年的外送員,他說每月收入約6萬元,全靠長時間上線與高效率接單。若平台將時薪壓到245元,預估月收入將少近1萬元。「這不是保障,是給平台合法壓低我們收入的理由。」
因為有外送員就在社群分享,依靠熟悉路況與高效率跑單,平均時薪常落在300元以上,甚至能到320元。因此這名外送員批評,這讓努力跑的外送員與偶爾上線的兼職者被迫拉到同一價碼,變相懲罰真正努力工作的人。對於草案上路後,他也預言「明年可能會有一波平台退訂潮,外送員單量會變少,所以大家要做好沒單、單不夠分的準備。」